优势。

    在提高作战效率的同时,围剿与扫荡也变得立体化。

    郑棡所部只能在夜间行军,白天暴露位置,只能遭到对方的猛烈打击。

    想要白天转移,就必须冒充明军,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明军士兵人人都有防蚊面罩,军装与盔甲,乃至手里的轻武器也与他们截然不同。

    直升机可以通过低飞对目标队伍进行近距离观察,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便会立即开火。

    千百南安士兵对付一两架直升机或许可以,但明军的直升机都是成群结队出现的。

    一个编队至少十二架,配有机枪与航弹,整个编队具备强大的攻击力。

    编队里有一架直升机遭到攻击,其他直升机便会立刻投弹并用机枪进行还击。

    通过能够搭载特种兵的“秃鹰”直升机,飞行员也能了解到附近己方部队的大致位置。

    既然这群自以为是的猴子打算在群山之中与自己周旋,万礼便打算将计就计,在该地区将其歼灭掉!

    利用巨大的空中优势,进入山区作战的明军不但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还能将伤病员即使运走救治。

    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部队只负责侦察敌情、运输特种兵与伤病员即可,轰炸与攻击的任务则交给空军来负责。

    万礼派出的六个旅不断将战线往北推,隶属于沐天波的三个旅则在持续东进,配合主力部队挤压敌军的活动空间。

    沐天波的两个军六个旅,是按照红河进兵的,红河两岸各有三个旅,东侧的部队就专门负责进攻锦江上游山区。

    在获得了朝廷空军的大力支援后,推进速度可是比仅靠地面部队时要快得多了。

    一天可以走二十里以上的山路,还不用担心遭到安南土著的袭击。

    这也是得益于郑棡将自己的主力部署在明国的广西以及都城一带的平原地区。

    西北部山区的驻军寥寥无几,防御力量形同虚设,根本无力阻挡三万明军的进攻。

    如今,郑棡的残部就被合围在东西宽三百余里,南北长两百余里的山区之内。

    在内讧与频繁被攻击之后,郑棡所能掌握的人马只剩下不到五千了。

    好消息是规模变小了,行动起来也就不那么容易被头顶的敌人发现了。

    郑棡的计划是先行跳出蛮明的包围圈,率部一路向西,度过旱季的红河与沱江,进入沱江以西的丛林地区休养生息。

    待从当地组织起一支规模约三四万人马的大军之后,再伺机反扑……

    “营长!八成是那厮!”

    “哦?如此说来,大鱼让咱营遇上了?”

    “猴崽子们挺能打的,一般的猴子没这个本事啊!”

    “嗯!既然如此,那就甭客气了,用无线电联系周边的直升机过来支援!”

    “是!”

    “发信号弹和目标指示弹!”

    “是!”

    第三特战营营长孟想自打参军,成为特种兵以来,就想实现一个小目标。

    今天,似乎瞎猫碰上了死耗子,遇到了实现小目标的机会了。

    当面之敌的抵抗十分顽强,似乎完全不像是他们印象中的安南土著。

    或许真像是手下人认为的那样,己部遭遇了郑棡麾下的精锐部队。

    但作为大明特种部队,打的就是敌人的精锐!

    不是精锐的话,那就不需要出动特种部队了。

    孟想甚至觉得,最好与郑棡的亲卫队较量一番,才算是不虚此行!

    特战营下辖的每个班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