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光,实质上则是找机会捞一把,回去好能过上舒坦的日子。

    跟他们曾经赴辽东作战的前辈们一样,武士都想要置办全新的行头或者商品,足轻们则盼望着能过上每周都可以吃到肉的生活。

    这在无仗可打的本土是肯定行不通的,只有当雇佣兵,出国打仗才能捞到好处。

    如果直接当了俘虏,那就啥也没有了,还会被对方用鞭子抽打去做苦力。

    在手里有了左轮枪支之后,武士和足轻们走不打算束手就擒。

    即使上万西班牙骑兵在突击时的势头跟海啸差不多,三个方向上的倭军也依然在固守阵地,拼死抵抗。

    出征的足轻都是铁炮足轻,没有长矛足轻,前者接受了刺刀训练之后,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近战能力了。

    开弓放箭这种事就交给督战的武士,在用不着放箭的时候,武士便可以用自己装备的左轮短铳作为毙敌工具。

    有些具有狙击手特点的武士经过重点培养,便可获得一支装有瞄准镜的弹匣式步枪,成为初级狙击手。

    他们在远距离一枪打中敌人是够呛,但打体型较大的敌军战马是问题不大的。

    在倭军大规模装备左轮枪支,且拥有八百挺机枪的情况下,输出火力就相当可怕了。

    两万倭军的战斗力堪比二十万,甚至三十万使用燧发枪时候的铁炮足轻。

    由于防线最前端都部署了坦克与卡车,所以西班牙骑兵想直接冲垮倭军步兵的防线也是极其困难的。

    每辆坦克与卡车上都有机枪小组,等于三个方向上的倭军直接有了八百个坚不可摧的火力点,均由武士负责督战。

    在坦克与卡车被摧毁,武士战死之前,铁炮足轻也就不可能轻易被西班牙骑兵部队给打垮了。

    当然,还有铁炮足轻的保留节目——投掷手榴弹!

    以前在囊中羞涩,无法大规模装备燧发枪的时候,各大名的部队就将这当成是保命的绝招来用。

    在气温超过三十度的战场上,连比人高的仙人掌都已经被毒辣的阳光给晒蔫了,双方仍旧打得如火如荼。

    西班牙骑兵便策马冲锋,边不停地开枪,哪怕不断有人坠马而亡,仍旧在前仆后地地对目标实施大规模突击行动。

    倭军则依托坦克与机枪的优势,铁炮足轻在有条不紊地开火射击,将左轮步枪的优势发挥到极限。

    西班牙骑兵在兵力上占据一定的优势,每个方向上参与突击行动的都有一万人。

    阿部信一在三个方向上均部署了六千人,留两千人作为预备队。

    西军不到两倍的兵力优势由于倭军这边八百挺机枪的存在,便直接被抵消掉了。

    骑兵的推进速度比步兵快很多,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想要攻坚就非常困难了。

    倭军防线前面是一片陷马坑,然后才是坦克与卡车的,附近所有高高低低的土丘都已经变成了炮兵与机枪阵地。

    西班牙骑兵一旦靠近倭军的方向,便会立刻遭到坦克与机枪的联合绞杀,疯狂的交叉火力能将任何骑兵打得痛不欲生。

    王勇麾下的老兵对连片扫死活靶子都抱以漠然或者解恨的态度,阿部信一的倭军则被鲜血所激活,对方死的越多,他们便越发的亢奋。

    要不是被严令禁止发动反冲锋,看着尸横遍野的西班牙骑兵,倭军武士们都想带着手下的足轻直接投入反击作战。

    三万西班牙骑兵在大约半小时左右的突击里,便损失了接近两万人之巨,几乎创下了西班牙帝国有史以来的惨败效率记录。

    当年梅洛元帅所率领的三万佛兰德军去进攻巴黎,也没有被布德斯的法军打得如此之惨。

    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