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做了几次之后,便决定放弃这种本钱大且回报甚微的行动。

    目标就是要跟敌军打野战,寄希望在野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然而唐军没有兵力优势,就基本不会在白天的旷野里跟对方进行大规模的“玩耍”。

    你想打可以,但要按我的来!

    等到开始飘雪了,双方还在博斯腾一带拉扯。

    只不过叶军的攻势几近为零,最终被迫踏上了返程之旅。

    李自成闻讯后,急忙下令各地百姓抢收庄稼,再不收的话,今年就血本无归了。

    靠近村子的地方,早就被村珉们在夜里给割完了,距离较远的地头倒是没怎么动。

    事关自己和全家人的肚子,还要熬过漫漫寒冬,不用大唐皇帝发话,百姓们就会自己动手。

    在击退西夷之后,大唐境内的百姓,只要还能动弹的,都在顶风冒雪抢收庄稼。

    此时多收获一斤粮食,以后就能让全家人多吃一顿饭。

    这可是比啥也不就,干喝西北风要强多了!

    战后经过统计,大唐所有庄稼减产近五成,好在能抢收一半,算是没白忙活。

    此番歼灭敌人约三千,俘虏两千五百人,缴获马匹八千有余,火枪不下两千支。

    己方损失大概不到两千士兵,外加大概三千百姓,算得上大胜了。

    对此,李自成倒是比较满意。

    若是能有狗官军的武器装备,唐军的战损比还会更高一些。

    李自成此前便已经让小舅子高一功去吐鲁番,用西域战马换取关内的武器装备。

    虽然数量不多,可好在弄到了些许。

    包括二十门小佛郎机、一千支火枪、两千颗手榴弹和配套的弹药,那种火枪和箭矢都无法伤及的重甲都换来了两百套。

    可惜的就不能大规模装备,只能下发给最为精锐的卫队。

    不过正是有效利用了这批武器装备,西土大唐军队才能再次击败叶尔羌的上万骑兵。

    柴时华也试过用马匹来换武器,结果收效甚微。

    这货并不知道,当时的某太子即使支持李自成,也不会支持柴时华。

    李自成是因为欠饷加上甩锅爹裁撤驿站才被迫走上另外一条路的,总的来说是朝廷欠他的。

    柴时华是得到了军饷,走到奉旨勤王的半路,居然借口军饷不足,挑唆军下跟自己另立山头!

    给你钱,你还好意思玩我?

    这是某太子无法接受的!

    本来流向关外的武器装备就是严格控制的,不但数量很少,而且是定向的。

    每年的交易额为十门小佛郎机、五百支火枪、一千颗手榴弹和配套的弹药。

    除此之外,那就只能订购明年的份额了……

    流向柴时华就更不可能了,某太子也告诫过左懋第和孙传庭。

    除了指定的军火之外,任何边将胆敢擅卖武器,一律严惩不贷!

    军火出关地点在哈密卫,然后通过经常跑这趟线的商人在吐鲁番进行交易。

    御用商贾并不会从中直接拿到利润,但只要能得到北都出产的新奇商品,他们倒贴钱都愿意干。

    卖军火得来的战马均可装备陕西本地部队,等于变相提高了边军的战斗力。

    李自成已经摸清了脉路,苦于批量太小,这点军火只能用来润喉,无法解渴。

    但聊胜于无,比上不足,比柴时华有余!

    李自成答应不派兵进犯吐鲁番以东地区,但对方也要确保每年都能按时保质保量的进行交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