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清军的兵力比自己预估的要多得多,恐怕不下二十万。

    噶尔丹见势不妙,率先跑路。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兵败如山倒的场面,非一己之力可以扭转。

    旋即僧格和成衮也带着卫队跑路,完全放弃了面前的部队。

    两部五万余人最后只跑掉不到三千,余下非死即伤,最终或横尸战场,或被对方俘虏。

    等到僧格逃回老家,素来与其不和的大哥车茞与二哥卓特巴巴图尔便起兵叛乱。

    无奈之下,僧格只能带着弟弟噶尔丹南逃。

    因为北部是罗刹人,东边是清军,西边是宿敌哈萨克,只有南边的叶儿羌汗国还算友善。

    在大获全胜之后,顺鸡与多尔衮均意识到决计不能沾沾自喜,并在额林沁罗卜藏的地盘上浪费宝贵的时间。

    必须乘胜追击,最好直接灭掉准噶尔部,不然可以剪除后患,还能弥补之前的损失。

    在地头蛇额林沁罗卜藏的引领下,二十万清军骑兵分成五路攻入准噶尔部的控制区。

    僧格的大哥车茞被俘,二哥卓特巴巴图尔死于乱军之中。

    撺掇兄弟二人起兵的叔叔楚库尔乌巴什,则选择直接向顺鸡投降……

    在大清王师发力之后,加上僧格与成衮的“竭力配合”。

    清军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灭掉了准噶尔部和札萨克图汗部,速度惊呆了周边的部落。

    大名鼎鼎的卫拉特四部其实是五部,也就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辉特。

    但由于辉特实力远逊于前四部,且早已依附于杜尔伯特,故而被称之为“卫拉特四部”。

    这四部的分布很不均衡,土尔扈特部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西迁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和硕特大部在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东进青藏,控制区东部与明帝国西部边界接壤。

    该部虽然在血缘关系上属于黄金家族,与漠北的喀尔喀部更紧密,但草场位置一直与其他三部相邻。

    杜尔伯特部实力衰落之后,整个天山地区就被实力最强的准噶尔部所霸占了。

    现在准噶尔部被清军迅速消灭,直接震惊了留守在伊犁河流域的和硕特一部的首领鄂齐尔图车茞汗。

    他也是顾实汗的侄子,在顺鸡派人前来劝降,并确保其往后的地位之后,便率部向大清臣服了。

    之后杜尔伯特与辉特两部闻讯之后也就没有任何反抗的念头了,跑路不成只能投降,否则就有被消灭的可能了。

    顺鸡赦免这些人的条件很简单,跟着大清王师继续西进,攻入大湖(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也就是哈萨克的地盘!

    多尔衮此前从额林沁罗卜藏那里了解到,蛮明的人马似乎已经在哈密至吐鲁番一带活动了。

    若是其继续西进的话,那大清王师的屁股后面就有危险了。

    尤其是家眷迁移的速度远逊于明军骑兵,故而决计不能在天山一带耽搁太久。

    趁着叶儿羌与李自成两部还能拖住蛮明西进的步伐,己部必须立刻攻入哈萨克的地盘才行。

    总之要跟狗蛮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才能确保五百万军珉的安全。

    好在消灭准噶尔与札萨克图汗部的过程中,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可以极大的提高西进队伍的载货能力。

    人均负担变少了,行军速度也就可以加快了,顺便还能用大量的羊来打牙祭。

    不管是俘获还是臣服,一律要跟随大军西进,发现有人逃跑,立刻处决其家眷。

    多尔衮认为在特殊时期,必须采用连坐方式,否则随着不断西进,军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