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刘盈也先后有了刘恭、刘疆、刘不疑、刘山、刘朝、刘武这六个儿子,以及十来个女儿。

    虽然这些子女,最大的刘恭才七岁,其他的更是大都三、四岁,甚至还有几个仍于襁褓之中,但在‘子嗣’这一项指标上,刘盈无疑算是合格了。

    且先抛开皇后没有生下嫡长子、国朝无后、储君未立不谈,起码这些子女,已经证明了刘盈‘能生’;

    在必要的时候,单就是刘盈已经生下的这些儿子们,也已经足以确保宗庙、社稷,不会因为‘后继无人’,而出现问题。

    而在去年,皇长子刘恭闹出那句‘壮则有变’的事之后,对于太子储君的册立,吕太后也是从未再开口。

    直到今天,刘盈带着两道人事调动,照例来长乐宫请示吕太后时,这个过去,被母子二人默契澹忘的话题,才再次出现在了吕太后口中······

    “以丽侯吕台为羽林都尉,倒也罢了;”

    “——毕竟丽侯,乃周吕令武侯之后,纵有不敏,亦稍知行伍之事。”

    “然宣平侯张敖,可曾因贯高一事,而为太祖高皇帝贬除王爵啊?”

    “皇帝以宣平侯为虎贲都尉······”

    “恐有些不当?”

    听闻老娘这意有所指的询问,刘盈也是澹然一笑,不假思索的抬头望向吕雉。

    “母后此言,儿臣倒不以为然。”

    “——贯高一桉,早自太祖高皇帝之时,便已有定论:乃是贯高私起祸心,欲行刺太祖高皇帝,于彼时之赵王张敖,毫无干连。”

    “及贬除张敖赵王之爵,以为宣平侯,不过乃异姓诸侯之制,不利于宗庙社稷,太祖高皇帝有意回护宣平侯,方有此般······”

    面不改色的指出张敖‘从不曾有过污点’的‘事实’,刘盈便随即摇头一笑。

    “母后当也明白:儿与立虎贲、羽林二军,乃欲借马邑大捷,而自掌京师之军。”

    “即如此,则虎贲、羽林二军之都尉,便首重‘可信’,而非‘可用’。”

    “——若论‘可用’,此二军之都尉,确有颇多良选;”

    “然论‘可信’,外姓再如何,也终不如自家人可信啊······”

    “母后以为然否?”

    满是坦然的一番话语,也惹得吕雉满心欢喜的缓缓点下头,只是望向刘盈的目光中,又悄然带上了些许试探。

    “话虽如此,宣平侯,亦终乃皇后之生父······”

    不料刘盈闻言,却满是随意的将上半身往后一仰,面上也尽是无所谓。

    “此非正好?”

    “——待日后,皇后诞下嫡皇长,储君得立,得宣平侯携虎贲军为倚靠,储君之位,便可谓固若金汤。”

    “朝野内外、后宫之中,也当明知儿臣之意,便当再无明争暗斗,与争嫡、储之事。”

    “无此等之事烦心,母后也好安居长乐,以献儿孙绕膝之乐······”

    听到这里,吕雉才总算是放下心来,望向刘盈的目光中,也不再带有那若有似无的试探。

    只是相应的,也稍带上了些许戏谑,和幽怨。

    “如此也好。”

    “吾本还以为,皇后多年无有所出,乃皇帝有意废后另立,以庶子为储······”

    闻言,刘盈却是摇头一笑,眉宇间,也尽是一片坦然。

    “皇后,乃母后亲立,又乃长姐之女;”

    “过往数年,皇后亦未有不妥之举。”

    “只今,皇后亦方年十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