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插入匈奴草原的一枚钉子,是汉家设立在边境线以北数百里的前哨站!

    为什么是汉七年?

    ——因为云中,是汉七年那场汉匈平城大战,太祖高皇帝刘邦凭借‘身陷白登之围’的代价,从匈奴人手里抢回来的!

    为了能提前预知匈奴人的动向,同时,也为了能保留最后一丝‘北出长城,马踏草原’的可能性,云中城,就绝对不能脱离汉室的掌控!

    而过去,云中城在汉匈双方战略局势当中的战略意义,就是一座单纯意义上前哨站。

    就像此次的马邑一战,虽然云中城最先被匈奴人攻破,但汉室也早在匈奴人出现在边境线之前,就早早通过云中城内燃起的烽燧,得知了匈奴人南下侵略的情报。

    有了这个基础,汉室才能赶在匈奴人兵临城下之前,迅速布置好防线,甚至向此次马邑一战一样,提前安排好埋伏圈,坐等匈奴人落入包围之中。

    但在未来,在汉匈双方战略格局发生改变、边境局势变得愈发严峻、紧张的未来,云中对汉室的重要性,只会更高。

    ——因为在未来,汉军很可能不再龟缩防守,而是在羽林、虎贲这样的精锐重步兵掩护下,走出城墙的庇护!

    到了那时,作为汉室插入草原腹地的前哨站,云中就可以摇身一变,变成汉室反击的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将保证汉军在未来的汉匈打仗当中,保留反击,尤其是跨境反击,将战火烧去草原的能力;

    反观匈奴人,也同样会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对云中加强防备,乃至于加大抢掠,乃至攻打力度。

    换而言之:在未来这场肉眼可见的汉匈大战当中,云中,就将是汉匈双方心中,优先级最高的战略点。

    对汉室而言,云中守得住,汉室就有反击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第一太子】  【】

    反之,对于匈奴润而言,只要能攻下云中,那就算正面战场败了,匈奴人也根本不用担心正面战场的失败,会引发连锁反应,将战败的匈奴溃兵逆推回草原,乃至于将汉匈边境逆推回秦长城一线!

    结合这此间种种,再考虑到过去这场马邑战役,是以‘云中城破’作为开端,也就难怪这三位老臣,脸色为什么会这么难看了。

    ——云中的重要性,母庸置疑!

    并且在肉眼可见的将来,会越来越高!

    而过去的云中、现在的云中,却连‘前哨站’的战略角色都无法担任,甚至在这场马邑战役中,被匈奴人毫不费力的攻破!

    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将眼下这座千疮百孔、随时可能倒塌的云中城,改造成将来,可供汉军主力北出长城,马踏草原的前哨基站······

    难度很高。

    而且即便是在这样的高难度下,完成这个既定目标的首要前提,也是先为云中城,找一个合格的掌权者。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只有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领导者,才能改变云中城现在的状况,并将云中城,打造成汉室需要的模样。

    而这样的人选,如今的长安朝堂,其实也很缺······

    “唉······”

    “国朝苦无良士、贤臣久矣;”

    “又何寻弓马娴熟、更具谋算之能之‘云中守’啊······”

    王陵一声无奈的苦叹,惹得一旁的陈平也缓缓点下头。

    “莫言云中一郡、一城之守;”

    “便是边墙诸侯之国相,朝堂亦再三筹谋,方可勉强得一‘尚佳’之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