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吴王刘濞借少府‘高价卖粮’一事发发牢骚,表明吴国‘承担不起少府的高价粮’,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对。

    ——吴国本来就穷,再加上当地粮产不丰,虽然不到买不起少府粮食的程度,但显然也没到能轻松买下足够全国百姓食用的粮食,且丝毫不心疼钱的地步。

    可结合‘吴国境内多铜山铜矿’,再回过头,看待刘濞哭穷这件事,其中的意味,显然就不太对劲了。

    ——吴国田亩贫瘠,意味着种不出足够的粮食;

    而吴国穷,意味着少府的‘高价粮’,让整个吴国都亚历山大。

    那刘濞将这个问题摆上台面,是想要做什么?

    想想就知道:对于吴国‘土地贫瘠’‘可耕作田亩不足’的问题,朝堂根本就毫无办法。

    别说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吴国了,就连函谷关门口的梁国,长安朝堂都顾不上!

    所以,要想解决吴国即种不出足够的粮食,又买不起足够的粮食这一难题,就只有两种办法。

    一:让少府特殊关照吴国,低价卖粮给少府;

    二:让吴国拥有足够多的钱,从而得以顺利买入少府的高价粮,以供吴国百姓食用。

    其中,第一个办法的可操作性,几乎是无限接近于零。

    ——关中宗亲诸侯近十家,你刘濞何德何能,让天子刘盈下令少府特殊关照?

    要知道即便是‘帝兄’刘肥的齐国、‘宗伯’刘交的楚国,都没能从少府调粮关东一事上,捞到哪怕丝毫便宜!

    哥哥、叔叔都没得到关照,就更别提刘濞这个有‘家族黑历史(代顷王刘喜)’,且一无辈分、二无名望的旁支宗亲了。

    第一个办法没有可能性,剩下的,自然就是刘濞的真实目的了。

    ——让刘盈,或者说让长安朝堂无可奈何之下,授予刘濞某一种可以合法获得利益的权力。

    即:准许刘濞动用吴国的所有力量,开采吴国境内的铜山铜矿,并合法拥有开采所得的权力。

    而在汉室的政治背景下,刘濞的这个目的,也必然不会被长安朝堂,尤其是天子刘盈所接受。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按照如今汉室的普世价值,以及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秩序,天地之间的万物,理论上都属于天子本人的私有财产。

    包括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活物,又或是山里的树木、柴火,河里的水、河边的石头,乃至于各种金属矿藏,都无一例外。

    也正是因此,在大多数正式场合,朝臣百官总不忘提一句:陛下受天之命,代天以治天下元元,仁及山川,泽被鸟兽。

    ——因为‘受天之命,以治天下元元’,在这个世代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实存在的现实!

    既然天地万物,都属于天子本人的私有财产,那旁人若想获取这些‘天子私赀’,自然需要天子的许可。

    就如少府,在长安周围猎杀飞禽走兽,开采各类石材、木材,理论上也都需要天子许可。

    只不过少府‘天子钱包’的性质,让整个天下都默认少府的所作所为,本就是源自天子授意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吴王刘濞眼睁睁看着境内遍地可见的铜矿、铜山,却碍于‘没有开采权利’而无法动手,只能吃糠咽菜,甚至都到了买不起少府粮市的地步,表面上来看,确实有些可怜。

    但要说因此,就让刘盈允许刘濞开采吴国境内的铜矿,并合法获取开采所得,却也是必不可能发生的事。

    ——如今的汉室,可还是封建王朝!

    ——铜矿开采出来的铜,可恰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