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指向了稍远一些的刘肥。

    “幸蒙先祖庇护,朕活一生而得生八子,八子之中,便首数长子肥,性最温。”

    谷混

    “早些年,朕尚潜邸之时,此子于其母同住。”

    “后二世立,乃母曹氏亡于乱兵刀下,此子流亡而至丰邑,方为皇后所收容······”

    听着刘邦说起刘肥稍有些悲惨的身世,众老头不约而同的将复杂的目光,撒向刘肥那憨笑不止的肥脸。

    被这么多道目光齐齐注视,刘肥也有些无法安坐,几尽思想斗争之后,才终于在刘盈的目光鼓励下站起身,笑着对众人稍一拱手。

    “小子,见过诸位老者······”

    神色各异的对刘肥拱手回礼,众老头的心绪,却是悄然飞到了十万八千里开外。

    “生母曹氏······”

    这一瞬间,一个曾流传于丰沛的遥远传说,再次涌现在了众老头脑海之中。

    ——楚幽王之时,沛邑得一寡居妇人,以肆酒为生,氏曹;坊间传闻,泗水亭长刘季于曹氏寡妇私定终身,诞下一子······

    “哦······”

    “外室所生之子啊······”

    意识到刘肥的出身,众老者终是面带思绪的暗自摇了摇头。

    嫡庶-长幼之间的优先级,或许还有可探讨的空间;庶长子和嫡次子之间的地位高低,也勉强可以算相差无多。

    但‘庶子’,那也的是正儿八经抬进门,伺候在正室主母身边的妾室所生,才有资格被称为‘庶子’。

    至于外室所出,那就基本和家里的婢女、滕妾所生一样——外人照顾主家的颜面,还能抬举一声‘庶出子’,但实际上······

    根本就是奴生子!

    而奴生子的嫡子之间的地位尊卑,就算是‘奴生长子’和‘嫡出最幼子’,那也是没有丝毫可比********生子,那就是奴隶生了个小奴隶出来!

    能不能冠父姓,都得看主母点不点头、主人愿不愿意!

    大多数情况下,奴生子都只能同历史上的长平烈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一样,只能冠母姓。

    ‘冠父姓’的权利都没有,那就更别说争家产,乃至于争皇位了······

    众老头各怀思绪,刘邦的介绍却并没有就此结束。

    就见刘邦面带敷衍的目视刘肥坐回原位,才将目光收回,满带自豪的拍了拍刘盈的肩膀。

    “此,乃次子盈,为今之太子!”

    “朕诸子中,便尤盈最慧,于手足亲长最仁、最善!”

    以一种明显有异于介绍刘肥时的语调,道出这句‘我儿子里刘盈最聪明,对亲戚最友善’,刘邦的面容之上,更是不由涌现出一抹自豪!

    “自皇后生此子,朕之事,便几无困顿!”

    “此子生不数日,秦王政薨;二世立而天下大乱!”

    “待朕兴义兵而伐暴秦,此子皆养于朕左右,为大贤教以经书典故、由元勋功侯指点战阵之法!”

    “更今夏,淮南王英布密谋叛逆,朕又偶感风寒,不能亲征以平之时,便此子,于长信殿面告公卿言:父抱病而社稷有难,为子者,安得苟且之理?”

    面不改色的讲出这段根本没法生过的‘往事’,刘邦又在刘盈肩上重重一拍,目光却是撒向遥远的南方,更是伸出手遥一虚指。

    “英布起兵不过半旬,荆王刘贾便战死沙场,荆地尽失!”

    “然今,英布反不过二月余,如何?”

    “如何?!”

    嘴上说着,刘邦只毫无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