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天子刘邦,为什么会显现出打消易储之念的姿态了。

    “赵王不恭兄长,当在其次。”

    “首要者,当乃太子仁以爱民,已使陛下赞怀于心······”

    如是想着,陈平便悄然低下头去。

    “先是整修水利,今又粮米官营、代民储粮······”

    “太子之势,恐纵陛下,亦已无从扭转······”

    “吾,也当为日后筹谋了······”

    陈平正思虑间,对席的萧何,却是针对粮米专营一事,继续提出自己的疑惑。

    “家上。”

    “单只代民储粮,恐尚不足尽解民忧?”

    就见萧何稍待疑虑的发出一问,又若有所思的低下头。

    “往昔,民卖粮与商贾而得钱,可持钱往市,货盐、布以为用。”

    “今家上代民储粮,又尽去关中之粮商米贾,民除果腹所用之余粮,当自何易得钱,以货盐、布?”

    听闻萧何此问,刘盈心下只阴恻恻一笑。

    “嘿!”

    “等过几年,把盐、铁、布全部纳入官营范围,我看还有谁整天嚷嚷着‘府库空虚’?”

    “只可惜你萧何,等不到那一天喽······”

    暗自腹诽着,刘盈面上却是轻松一笑。

    “少府官营粮米,自非只‘代民储粮’一项。”

    “若民欲卖粮,少府自也当以钱买之;无事生产,不以耕农为业之贾、匠之流,自也当以钱,买少府粮而食。”

    “且今,关中之农户耕作一岁,所得之粮纵果腹亦有不足,卖粮而易盐、布者,当不过撩撩。”

    “此事,少府当可应对自如。”

    “纵少府无力应对,萧相前时所布之政令,亦只禁商贾屯粮、货粮,可从未曾禁农户屯粮、货粮。”

    “若苦无钱,民自可以手中之粮,往市而易盐、布。”

    听闻刘盈此言,萧何也是面带赞同的点了点头。

    粮食专营,起码在现阶段的汉室,单凭着‘代民储粮’,就可以吃下关中粮食市场的九成以上。

    原因很简单:人生存最基本,也是优先级最高的两个选项,必然是吃饱和穿暖。

    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吃饱,都会排在穿暖前。

    若非如此,民间也不会有‘宁做冻死鬼,不做饥亡魂’的俗谚。

    而现如今,关中百姓的生活现状,基本都还停留在‘勉强能吃七分饱’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买新衣服就别提了,能有余力多买些盐,让饭食多点滋味儿的,都已然能算得上小康之家了。

    最近这两三年,关中百姓耕作所得的粮食,应该还是会集中在‘自己吃’这一项上。

    等过几年,关中农民都逐渐富裕起来,少府应该也能凭借代储民粮所得的收益,积累下不菲的财富。

    到那时,把百姓的粮食全买下来,或许有些夸张,但买下其中三四成,好让百姓拿着钱,去换其他生活物资,少府还是能做到的。

    而且,在刘盈那句‘少府除了帮百姓存粮食,自然也要出钱买百姓的粮食’,以及之后那句‘百姓也可以直接以物易物,拿着粮食直接去换盐、布等生活物资’中,萧何还敏锐的嗅到了在粮米官营一事中,刘盈可能存在的其他意图。

    ——少府买百姓粮食,以什么价格买?

    ——等到要卖的时候,又以什么价格卖?

    按刚才,刘盈在代民储粮一事上,‘十二不行,十一刚好’的保守态度,萧何就不难推断出:少府买卖粮食的差价,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