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调配与选择,给咱拟出个名单来。”

    瞧着朱元璋将如此大的事情交给了他,忙谦虚的说道:“上位,如此重任,善长只怕承担不起呀。”

    朱元璋顿时道:“你承担的起!你有多大能耐,咱心里有数,再说了,咱可以派刘伯温助你一臂之力嘛。”

    见此,李善长便不再推脱,内心狂喜,表面却依旧平静的对着朱元璋恭谨的拱了拱手,道:“善长领命。”

    说完,便朝着账外走了出去。

    这一次,朱元璋交代给他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他日后的职位。

    可是,光凭如今交给他做的这些事,往日,那可都是大将军齐衡才能把握的东西。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在朱元璋的内心当中,已经在悄悄的将一些权力聚焦到他李善长的手中!

    原本虽然做的事情比较多,但名头却不过只是一个金陵府尹的李善长,一只都没有办法与齐衡正面对抗。

    在外人眼里,他李善长也一直都是齐衡的一个手下而已。

    如今,脱离齐衡掌控的机会,已经到了眼前!

    而此刻在那李善长的身后,朱元璋站在营帐内,瞧着李善长走出去的背影,嘴角微翘,心中乐呵的说道:“好像刘邦说过,驭人之乐,其乐无穷,,,呵呵,虽然咱和那刘邦相隔千年,可怎么就跟亲哥俩似的。”

    两天后的湖心州。

    陈友谅的大军伴随着几次的战败,以及突围的失利,如今大军内部已经出现了分崩离析的态势。

    在众多大军实际的控制人,也就是众多将帅的眼中,如今汉军被困在鄱阳湖内。

    几个出口全部被朱元璋派遣了重兵把守。

    他们已经丧失了与朱元璋争雄的实力。

    既然如此,众多将帅们便开始思考起了如何活命,如何从这鄱阳湖中逃亡出去的办法。

    也都生出了一些造反的心思。

    对此,陈友谅虽然坐镇中枢,却也心知肚明。

    龙帐内。

    一众将领们纷纷来到了陈友谅的面前,以此次突围兵败为借口,询问道:“请陛下明示属下,还得坚持多少天?”

    说这话的,正是当初被陈友谅敕封为了定西大元帅的吴将军。

    听到这话,那陈友谅身边的太子陈善顿时就坐不住了。

    此时的他仍然以为自己是这大汉的太子,顿时喝道:“放肆!”

    可下面的吴将军却看都不看他一眼,直直的盯着那陈友谅。

    而陈友谅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并没有在意他僭越的话,直接一抬手,阻止了陈善的话,然后缓缓说道:“十天吧。”

    听着陈友谅的话,就当众人想要询问原因时,陈友谅竟自顾自的笑了起来,说道:“我把实情告诉你们吧,就在首次突围的那天,已经有两名信使突围而出了,此时的他们肯定已经将我的信件送到了张士诚那里。”

    “而张士诚在看了我的信件后,一定会火速出兵攻击金陵城。”

    “到时候,朱元璋的老巢不保,首尾难顾,你们说,他还在这里呆得住嘛?”

    “所以,十天后,就是我们杀出重围,龙出升天的日子!”

    在场的众人瞧着陈友谅如此自信的仪态,纷纷对视一眼,最后还是暂且安耐住了直接造反的心思。

    造不造反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如果陈友谅铁了心的让他们去送死,那为了生存,自然是要造反,推翻陈友谅。

    哪怕是投靠了朱元璋,也要比死在鄱阳湖的好。

    可如果陈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