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小心的弯着腰,扶着马秀英说道:“得得得,你也别送咱了,你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标儿,来,跟你母后回去吧。”

    看着朱元璋的模样,马秀英无奈的说道:“这才几个月,没事的,你赶紧去吧。”

    见此,朱元璋也不再犹豫,起身来到了身边护卫牵过来的马旁边,一手接过马缰,脚踩马镫翻身一跃。

    骑在马上,朱元璋对着马秀英说道:“你们也别担心,咱呀,死不了。”

    说完一挥手,带着身后的将士们便朝着长江河流的方向而去。

    江河边。

    朱元璋率先登上了那停靠在江河边的战船。

    与此同时,众将士们纷纷登上船。

    很快。

    随着战船起航,‘呜呜’的声音在四周响起。

    站在泰山号船头的朱元璋,看着这几百艘战船起航的模样,脸上带着笑,壮志凌云。

    帅船,泰山一号上。

    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都前往了各自统领的战船上。

    这帅船上唯独只有那朱元璋、李善长、刘伯温等人。

    而齐衡,早就躲进了船舱里休息去了。

    此刻的甲板上,李善长被朱元璋派去了巡视战船各处,只剩下了朱元璋和刘伯温站在那甲板上。

    瞧着身边的刘伯温,朱元璋缓缓说道:“刘先生,这大战在即,这心窝子里是不是砰砰直跳啊?”

    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笑着点了点头,道:“是。又紧张,又激动。大帅呢?”

    朱元璋同样笑道:“我倒没什么,都习惯了。这一天不打仗,心里啊,还怪难受的。”

    刘伯温接口将话茬提到了正事上,说道:“对了,大帅,如今我们二十万兵力迎战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胜负难料啊。而且在大帅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去下面的将士中走了走,我们很多将士们都有畏敌之心啊。”

    听着刘伯温提及的话,朱元璋却不以为然的说道:“打仗嘛,这很正常,胆子这个东西,是打出来的。所以说呀,我们的首战一定要打胜,只要首战胜利了,这军心就会蹦出来!”

    闻言,一旁的刘伯温认同的点点头。

    朱元璋则继续说道:“咱从沂蒙过来的路上,心里一直不安呐,如果陈友谅放弃了洪都直取金陵,那金陵城肯定是挡不住的。”

    刘伯温道:“所幸,陈友谅没这么做。”

    朱元璋点点头继续说道:“咱这心里一直后悔呀,还是先生说的对,不应该北上。”

    刘伯温却忙说道:“那只是在下的猜测而已。”

    可朱元璋却摇头一笑,道:“不,那是因为先生聪明过人呐,所以先生经常言他人所不能言、他人所不敢言之事啊。”

    “比方说,先生在城关上就谈笑风生的跟人说,咱跟那小明王在演戏,还说小明王活不了多久。”

    说完,朱元璋便笑看向了一旁的刘伯温。

    而听到这话的刘伯温,心中顿时大惊。

    在脑海中快速思索的同时,忙躬身说道:“大帅,在下失言了,失言。请大帅恕罪。”

    看着当面在自己面前认错的刘伯温,摆出了一副认错的模样,朱元璋心里头的火气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不过还是直勾勾的看着面前的刘伯温,说道:“元璋拜托先生了,以后之事当说的说,不当说的,永远别说。”

    刘伯温不敢有丝毫忤逆,忙道:“大帅,伯温记在心里,永不再犯。”

    朱元璋点点头,抬手一挥。

    见此,刘伯温躬身行礼后,缓缓退了下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