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院长如何想,铸剑山那位圣人如何想,大哥家里怎么想,我那位拿剑砍人的婶婶呢,我叔父……”

    “太平不知道,所以我的想法重要吗。”

    独孤清清走到李太平身前一尺,盯着李太平的双眼,斩钉截铁的说道:“很重要。”

    “老师和军神都看好晋王,但也只是看好。因为福王没什么不好。你的话只要一人肯听,便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考虑也要考虑的。”

    “要么,你先问问我的想法。”

    李太平莞尔道:“小生斗胆,仙子何想。”

    独孤清清笑了,烛影便也摇曳起来。

    “大郎如何想,妾身便如何想。我的祖父和老师,说不得也要想一想。”

    这话说的,好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样。倒是把李太平弄得不知如何答话了。

    只见李太平也不敢去看独孤清清明亮的眸子,而是低头推门道:“一个普通人想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的。”

    “大郎是普通人吗。大郎师承太平道,头顶着文武官衔,又是晋王救命恩人……”

    李太平脚下一顿,半晌后说道:“罢了。身处乱世不由己,明日便去东都吧。”

    说着回头笑道:“福王好像一座肉山,别被吓到了。”

    东都福王府,书房。

    福王放下手中账本,揉着头说道:“手头的银子怕是不够了,崔家那边可有消息。”

    翠花忙呈上莲子羹,摇头道:“还没消息,要么王爷见一见刘鑫。”

    福王端起莲子羹却又放下,摇头道:“长寿门左右逢源,多方下注,本没什么。可他们不应先去大兴,再来找我。”

    “想拿老皇帝做筹码跟我谈,且让他刘鑫等着吧。”

    翠花皱眉道:“那银钱的事……”

    福王笑道:“天黑前,伏牛山有报,太平和独孤家的小娘明日可到。缺金子,金主就到,大势在我啊。”

    “对了,明日吃食要清淡,且越清淡越好。还有,把我那件褪了色的袍子也翻出来。哭穷就得有个哭穷样。”

    东都在如今纷乱的大乾朝,很低调,很安稳。大有你们闹你们的,老子过老子的,很是特立独行。

    离帮在东都的势力,基本被王忠和福王联手扫了个干干净净,已然翻不起风浪。

    没了内患又和福王携手,王忠要面对的只有外部的敌人。把唯一的儿子押在大兴,老皇帝那一关便算过了。至于其他世家大族,敢招惹他王忠的还真不多。

    为了吸引各郡县吃不饱饭,有家不能归的老百姓来东都。王忠颁布政令,开垦荒地者,免除三年税赋。来者,不问过往,一律登记造册,哪怕奴隶也还你自由之身。

    东都百万人口的大城,如今外郭城扩了又扩,人口已然几百万。周边郡县,更是把户籍官忙得脚不沾地。

    郡守府,王忠皱着眉头听着人口简报,不由摇头道:“明日得和福王商量一下了,这么安置流民,咱们的储粮怕是坚持不到秋收的。”

    王忠正为粮食犯愁,却见王单仁连哭带嚎,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

    “叔啊,侄儿活不了啦。叔,要给侄儿做主啊。”

    王单仁一进门便扑倒在地,跟那啄米小鸡一样,不断扣头,也不去管一众文武官员在场。

    王家子嗣不旺,这一代只有单枫,单叶,单仁三兄弟。单枫如今在大兴做人质,单叶就读书院,家里只剩这么一个混不吝的东西。王忠就算恨不得打死这个不争气的,却也下不去手。

    “有话说,有屁放。”

    王单仁劈了啪了往下掉的眼泪,说停就停。只见其,抬起头,干打雷不下雨的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