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于拓跋迥来说,只差晋阳的战事了,若是一切进展顺利,大乾精锐遭到重创,老头子也倒了,彭庚切回到大兴在被百官弹劾,他就不用窝在江宁一隅了。

    拓跋迥在江南经营了这么多年,一直在等变天,一直在等大乾朝这潭死水被搅浑,因为浑水才好摸鱼。只要他拓跋迥这把刀越来越锋利,握刀的那只手就不敢随意使唤他,因为一个不小心刀是会伤到握刀之人的。

    这个天下聪明人有很多,自认聪明的人也不少,特别是那些趴在大乾朝身上吸血的家伙们。而自认聪明的人哪里最多,那就非大兴城莫属了。

    天下将乱,这一点大兴城内的高官心知肚明,他们不瞎,而是视若不见。他们能看见的是朝堂,对他们来说那里才是战场,而并非整个天下。排除异己,大权独揽,寄一人之下,于万人之上,那才是他们的理想,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吏部尚书府邸,午时迎来了一位客人,这人拎着一坛陈年佳酿,便造访了裴延亭。

    暖秀阁外,裴延亭坐在池塘边,悠哉悠哉的钓着鱼,看起来心情大好。无他,今日早朝,有人当着文武百官和当今圣上的面,搅黄了太谷县战事的封赏。

    其实对于封赏几个不入眼的小将,算不得什么事,没必要大费周折的去搅和,可关键这个封赏是侯文远拟定的,这就不一样了。

    侯文远打着军神门徒的烙印,那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军方,而搅黄军方的封赏,或者弹劾军方的武将,只要成功,便是百官升迁的捷径。因为吏部尚书裴延亭,视军方如匪患,谁把军方的事搞砸,谁就是好样的,谁就官路亨通。

    年轻官员想出头,仅凭政绩考评可不行。你得选队站,当然仅凭站队也不行。你得勇于冒头,敢于得罪人,敢于跟政敌死磕,有理没理辩三分的流氓精神,你的上司才会重用你,才会提拔你,因为你有勇,能用。

    裴延亭很高兴,百官中还是有想要进取的,还是有政见相同的好下属的。

    官靴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传得很远,只见裴延亭笑着放下鱼竿,转头望着青石路尽头走来那人,大步迎了上去。

    “哎呦!哪阵风把侯公吹到老夫府上了,你看看还带着酒,这是要跟老夫喝上两倍喽?”

    侯文远堆着笑,紧赶两步,一只手抱着酒坛,一只手搀着裴延亭,忙道:“您老怎么还亲自迎了出来,可是折煞文远了!这不前两日,书院的大先生来府上看望小女,还带了书院的佳酿,我就想啊!您老就好喝上一口,这不赶忙给您送来了!”

    “侯公有心了,知道老夫贪杯!还别说正巧了,我这菜备齐,侯公这酒便来了,走上我那暖秀阁喝上两杯!”

    暖秀阁,富丽堂皇不说,里边收集了许多名家字画,侯文远一进门便迈不开步了,大眼睛正盯着一幅字细看,嘴里还不停夸赞“苍劲有力,矫若惊龙,好字啊!好字!”。

    裴延亭眯缝着眼,笑道:“喜欢?喜欢就送于侯公。可惜并非大家所书,怕是有些拿不出手!”

    侯文远忙道:“君子不夺人所好!不过还真不瞒您老,这字我是越看越喜欢,恨不得这就捧回家!要不,您老看这样如何,明日我派人送一万两银子过来,您老行行好就把这字转让给文远可好?全当您老做善事的了!”

    这字写的虽然不错,但还真不是名家的,不然裴延亭也不会放在一楼的角落里吃灰。这字拿出去,恐怕五百两也无人问津,而侯文远却要一万两来买,显然是有所求的。

    只见裴延亭哈哈笑道:“贤弟也是个识货的行家,既然贤弟这么喜欢,老夫便忍痛割爱,一会我便命下人把字送到府上,至于钱不钱的,可莫要再提!走我们上楼,边喝边聊。”

    “万金难买心头爱,文远这里先行谢过了!”

    说着,侯文远便躬身一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