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兄弟有武艺在身,可浔阳江风大浪急这船可不是谁都能划的!”

    “铁牛哥放心,太平心里有数,绝不会砸了铁牛哥浔阳江第一快船的金字招牌!”李太平笑着说。

    李太平来这小镇已经一月有余,一直住在铁牛家里。铁牛这汉子心肠好,当日渡李太平过江时,听说李太平要找住处,便直接领到了家里。

    铁牛家就在小镇入口处,院子不大有正房和厢房,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因为铁牛肯吃苦,每日要比其他跑船的多跑两个来回。

    铁牛还有一个老母亲,老人家身子骨还很硬朗,每日午时都会赶数里路到渡口,给铁牛送上一口热乎吃食。

    自打李太平住进铁牛家,这午时送吃食的事便被李太平揽了下来。铁牛这人实诚,家里的厢房反正也是空着,便让李太平免费住着,说啥也不要李太平的银子。

    吃人家的住人家,若是不搭把手帮帮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李太平便想着让铁牛消停吃口饭,他来跑这一趟活。

    二人正说着,铁牛的小船便坐满了人,只见抱着娃的妇人回头道:“刘家大兄弟别忙着吃,先把嫂嫂载过江去,你王哥还在对岸等着俺母子呢!”

    铁牛将烤饼揣入怀中笑道:“嫂嫂莫急,铁牛这就来,用不了一个时辰准保把嫂嫂送过江!”

    浔阳江宽近二十里,一般跑船的没一个时辰是到不了对岸的,也就铁牛这身板技术才成。

    铁牛刚要迈步登船,却被一旁的李太平抢了先。只见李太平动作麻利的解开缆绳,抄起船篙笑道:“铁牛哥你就瞧好吧!准保又稳又快。”

    铁牛急忙嘱咐道:“别想着快,要先求稳!”

    李太平点了点头,回身道:“老少爷们坐稳了!”

    说着,船篙往滩上一撑小船便离了渡口,稳稳驶入江中。李太平是撑过船的,当年和师傅游历江湖时,一时兴起跟着跑船老汉学过。

    几杆子撑下去,这手法也就越发娴熟,小船便越发的快了。只见小船迎风破浪,速度竟然丝毫不亚于奔马。船上几位何时坐过这么快的船,不由紧张的抓着船身,其中一名书生打扮的郎君脸色惨白,看来是被吓得不清。

    “船夫咱们不急,莫要这么快!”那书生不放心的说。

    只见抱着娃的妇人却笑道:“堂堂七尺男儿,竟然不如我一个妇道人家!这船又快又稳,有啥好怕的!对了,大兄弟可曾婚配,可有意中人?俺表妹是江对面村子里的,刚好二八年华,人长得俊俏不说,家里家外那也是一把好手,我帮大兄弟撮合撮合怎样?”

    那妇人回头望着李太平,见李太平仪表堂堂,这划船的功夫又是如此了得,若是自家表妹嫁了他,可就吃穿不愁了,不由得便想做那牵线搭媒之人。

    李太平笑道:“不劳嫂嫂挂心,俺从小就定了娃娃亲,可不敢惦记别家娘子!”

    那妇人叹了口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哎!看来俺那表妹是没这个福分了!”

    铁牛家的小船如脱缰野马在江中飞驰,惊得其他跑船汉子咋舌不已……

    “铁牛这傻小子今儿个是怎么了?抽羊角风不成!”撑船得老汉望着铁牛家得快船惊疑得说。

    只见老汉船上一行商很是羡慕的望着那飞驰而去的小船,小声嘀咕道:“早知道,就坐那条船了,还能省些赶路的时间!”

    李太平的船够快,两岸不少人都瞧见了,不由得纷纷驻足观望,想看看撑船的到底是何方神圣,特别是那些跑船的汉子,因为那快船是会影响到已后生意的。

    江对岸渡口处,一群汉子抱撑杆皱着眉头,望着那渐行渐近的快船,只见其中一名老汉说道:“杜老大呢!得赶紧把杜老大请来瞧瞧,这人是要坏我们活计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