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苦笑着摆了摆手。

    一老一少,手牵着手,只见小的屁股上吊着个酒葫芦一步三晃,那老的屁股上吊着更大的酒葫芦也是一步三晃,慢慢的走远。

    一头雪山毛驴驮着一把一丈又三尺的马槊盯着小路方向,见到一老一小才摇晃着尾巴迎了上去。只见那雪山毛驴很是亲昵的用头蹭了蹭鱼闪闪,惹得鱼闪闪好不开心……

    有鱼闪闪那个小丫头在的时候还不觉得怎样,这一走陈不问忽然觉着有些空落落的。

    李太平皱眉来到众人身旁,疑惑的说道:“这什么情况,说打就打,说走就走!”

    陈不问回过头来,瞪了李太平一眼,答非所问的说道:“你又是什么情况,这么久才出来?”

    李太平才猛地想起,答应欧冶子前辈的事还没办,不由腾身来到高处,望着众人吐气开声,将欧冶子警告众人的事朗声说出。

    欧冶子所处的时期,距今快两千年了,怎么可能还有神魂上在人间,这不能不让刘鑫心中起疑。只见刘鑫皱着眉头接过李太平递出的宝剑,说道:“少侠所言非虚?”

    这话李太平不乐意听,只见李太平也不搭理刘鑫而是朝着众人再次嚷道:“是真是假,各位一试便知。不过可别说我李太平没跟诸位打招呼,丢了性命可不要算在我头上!”

    刘鑫不信,许多江湖人士也不信。

    李太平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亲眼所见,仅凭一家之言是很难服众的。不过对李太平来说,信与不信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剩下得就不是他李太平能管的了,毕竟他李太平总不能守在玉龙剑洞一辈子。

    玉龙剑洞欧冶子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大乾朝,可是对万千百姓而言,欧冶子是谁,他们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在老百姓眼里,这个年能不能打上二两老酒提上一斤肉,可比“欧冶子”三个字来得重要多了。

    罗霄山北临庐陵郡,山高峰险,山中百姓大都以狩猎为生。

    这个时节天寒地冻,猎户也不愿进山打猎,再说这都到了年跟前,若非家中确实没有了口粮,是不会有人进山的。

    罗家村,不足十户人家却都姓罗。村里老人说,别看罗家村现在不起眼,想当年在这方圆数百里那也是响当当的存在。十里八乡的小娘子,可是脑袋削个尖的往罗家村钻,就是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嫁进村子里来。

    罗家村祖上乃东吴名将罗霄,一听这名字,便知道这罗霄山便是因此人得名,可想而知当年的罗家村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眼看过年了,罗家村百姓在族长的带领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百姓们忙里忙外好不热闹。今年这个年族长很开心,因为村子里来了客人,虽然这客人不是郡里贵人,只是个跑江湖的剑客,却也让族长和村里人很是欣喜一番。

    村里好些年没来外人了,好不容易来了个生面孔,还要在村中过年,这年就与往年大不一样了。

    族长把珍藏好些年的老酒也拿了出来,说是过年时一家出两菜,就在他家院子里摆上,全村一起过个年,也叫外乡人知道罗霄村是好客的。

    一青衫背剑匣的外乡剑客,成了族长家的座上宾。

    村子里几个待嫁之年的小娘子,时不时便寻个借口到族长家里转上一圈。不为别的,只为多瞧上几眼那俊朗郎君。

    李太平虽说长得不帅,却也要比周边村子里那些小子强上许多。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穿上一身崭新的青衫,再背上价格不菲的紫檀剑匣,这人便一下子被抬举起来,可以说看哪哪顺眼。

    村里小娘子的那些举动,老族长是看在眼里的,不过老族长并未制止,只是会心一笑。

    在老族长想来,感情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谁能说得准,若是哪个丫头福缘来了,两人看对了眼,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