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个捕快护卫挥了挥手,如同赶苍蝇一样,将他们轰走……

    “不知郎君如何称呼?鸣鼓有何冤情?”

    柴广孝让座后,才正身问道。

    青山郎君拱手道:“小民李太平,路遇正阳村赵家阿婆,得知其女失踪,受其所托察看案发现场,发现盼弟是被人绑架,所以才来县衙鸣冤。”

    柴广孝听说又是为了这个案子,不由微微皱眉,这正阳村赵家可真是手段高明,竟然双管齐下,一边走郡守的路子,一边又找江湖人士。

    “原来是太平小兄弟,这赵家的案子我已交与周捕头,并限期三日破案,小兄弟可等上几日,自然会有结果。”

    李太平起身拱手说道:“大人,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大人可否应允?”

    柴广孝微笑道:“小兄弟但说无妨,若是本官权职范围内的事,当可应你。”

    “在下想配合周捕头侦查此案,还请大人通融。”

    “这——”

    听了李太平的话,柴广孝犯了难,江湖人参与破案这不合规,若是被有新人参上一本,郡守倒是不会说什么,可这面子过不去啊。

    柴广孝毕竟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虽然能力一般,可是这趋吉避凶的本事,倒还不错,不由沉思半响才说道。

    “此事也不是不可行,不过要委屈小兄弟临时当几天县衙的捕快,这样名正言顺也方便小兄弟侦破案件。”

    李太平倒也未觉不妥,便笑着应允了。

    只见柴广孝招来主簿,登记造册,当李太平步出衙门后堂时,俨然成了一县小吏,长山县捕头。

    柴广孝这人也是灵光,直接给了李太平捕头一职,不过确是个光杆司令,手底下连个传话的都没有。

    望着离去的李太平,柴广孝乐了,竟然还有自动送上门来当壮丁的好事。

    柴广孝再次招来周捕头,交代了李太平的身份,同时告知他此案还以他周捕头为主,那李太平只不过是个临时帮忙的。

    周捕头回到班房时,李太平已经在班房等了许久。

    只见周捕头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李太平身前,笑着说道:“这位可是新入职的李捕头?”

    见李太平点头,周捕头取出腰牌递将过去:“我是长山县周捕头,刚刚顺路便把李捕头的腰牌取了来。”

    腰牌有半个巴掌大小,呈椭椭圆形,一面刻着铺头二字,另一面则详细刻录了腰牌持有人的身份和职务,还有就职地区等信息。

    大乾朝的捕快虽不是官,却也统一了腰牌,腰牌上还有防伪的花纹,以防有宵小冒充。

    李太平接过腰牌揣入怀中,拱手抱拳道:“谢周捕头!”

    周捕头命人煮了茶,同时指着满桌子卷宗苦笑道:“不怕李捕头笑话,您瞧瞧,一个小小的长山县,一年的人口失踪案子就有几十件!咱县里捕头捕快满打满算不过三十余人,不是兄弟们不肯下力气破案,而是根本忙不过来,只能捡重要的案子先来。”

    李太平很少与官府打过交道,更没在官府任职的经历,这时看着堆积如小山的卷宗不由得暗暗咋舌,心道“这官也不好当啊!”。

    周捕头看出李太平心中想法,不由又填了一把柴说道:“这是咱们长山县的失踪人口卷宗,咱东阳郡的汇总卷宗在郡守官邸呢,那里更多!”

    李太平皱着眉说道:“其它卷重就先不看了,先说说我的发现吧。”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李太平和周捕头将盼弟的案子整理出了点头绪,可以肯定作案之人必定是武道高手,起码也有着五品左右的实力,否则不会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赵家祖辈都是种地的,根本不可能与江湖人结怨,而那盼弟长相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