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解决了温饱之虞,并且积攒下了家底。

    巫雄也因此成为了九原郡蚕桑第一城,并由此带动了周边城邑,甚至更远的地方。

    “男采桑,女养蚕,日日过肥年”已成了蚕桑户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豳州皆有闻。

    既到了灵水村,就不得不去胡女进的桑园和缫丝坊。

    灵水村是新桑新蚕的头一个试点,而胡女进又是带头之人,新桑移栽的最初一段时间,萧元度网罗的那些经验老道的桑农蚕妇俱皆住了进来,对村里的蚕桑户手指面嘱、作专门指导。

    胡女进虚心求教,期间又萌发出了新的主意——桑草间作。此法得到了那些老桑农的一致认可,如今也已小有成果。

    到了胡女地承买的那片山坡,但见桑林成排,中间套作着紫花苜蓿草,郁郁葱葱,处处充斥着盎然绿意。要知道,这片坡地在两年以前还是“水不出沟,泥不下山”的状态。

    话说回来,若真是个肥山,胡女进哪怕借遍全村怕也买不下来。

    即便贱价买入,如今也欠了不少外债。还亏着她往日积攒下的好人缘,里吏亦对她多有帮扶,衙署那边更帮她免除了一部分。

    如今她这片桑园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园,不少人慕名而来参观取经,胡女进也不藏私,凡自己会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外不吝啬,对内更不忘恩,毕竟建桑园一事上承了乡亲们天大的情。于是没日没夜就想着怎么替乡亲们趟出更多条赚钱的路来。

    姜佛桑告诉她,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不仅可饲蚕,还可药用,更能制成桑叶茶。并把制茶的方法告知了她。

    胡女进大喜过望。

    饲蚕是一项收入、套种是一项收入,如今又多了药用和制茶两项……一桑多用,前景何其广阔!新桑所产桑叶也供得上。

    赶紧用她新习的几个字歪七扭八地记下,除了她自己和教她的那个游医,外人也看不懂。

    从山上下来,胡女进带着她们去了缫丝坊。就在她家屋后的那片空地上起的,泥坯茅顶,虽则简陋,却也似模似样。

    眼下缫丝坊里并无人踪,胡女进解释道:“都在抢收,生怕老天爷不掌眼,这时候再来一场雨就坏了。不过县令和夫人放心,也就几天功夫,不会误了衙署那边的事。”

    “无碍,庄稼最是要紧。”

    离开灵水村时两人又去了当初借宿的老丈家稍坐。

    前年冬才将迎进门的二儿妇如今已经做了阿母,婴孩尚在襁褓,新妇眉眼间没了当初的青涩,多了几许为人母后的慈爱与沉稳。

    姜佛桑将小娃接在怀里掂了掂,姿势不显生疏,反透着几分熟稔。

    萧元度站在院中与老丈及其二子说话,错眼就瞧见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