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天才的,就越要让他身败名裂。

    从妒忌之中生长出来的罪恶之花,此刻开的正盛。

    畸形的欲望,会带来难以承受的苦痛。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

    此时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

    远离朝堂的他,并没有想到现在朝堂上的风云变化。

    新党占据优势,正在不遗余力的排挤异端。

    党同伐异!

    苏轼上任之后,按照惯例,是要书写一封谢表以示感谢皇帝天恩。

    只不过文人笔下多惆怅,即便是这样的官样文章,苏轼也不可避免的在笔尖之下带入了几分感情。

    带着个人色彩的《湖州谢表》被送入朝堂。

    新党正愁找不着机会,眼见着这一份谢表之中蕴含着的丰富感情色彩,大喜过望。

    “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朝政,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苏东坡啊苏东坡,你的死期到了!”

    永远不要小看文人的笔和嘴。

    这是天底下杀人最快的两样利器。

    是非黑白,皆可颠倒。

    其威力,不亚于十万军士。

    更可怕的是,当一个派系的官员占据了朝堂之时,所引发的从众效应,让人惊心。

    四十三岁的苏轼,之前赋诗作词不知多少。

    文人赋诗作词,总爱在里面加上个人的意见看法,这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苏轼也不例外,事实上,他也是一改五代浮华之文风,主张清新俊逸,有感而发。

    因此,新党要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太简单了。

    就好比现在语文考试做阅读理解。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怎么理解?

    如果是学生这样写作文,老师肯定嗤之以鼻,只说是啰嗦累赘。

    直接写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不就行了?

    当然,鲁迅先生这样写自然有他的用意,只不过他不曾明说,因此后人也只能够连猜带蒙。

    至于正不正确?

    谁知道呢。

    或许就是单纯的以先生自己的视角看过去,先看到了某某,再看到了某某。

    硬要扯很多,也能够扯出来。

    比如说:院子外边有两棵树,先说一棵是枣树,那么读者会以为院子外面有其它的东西,但是其实没有其它的,也还是枣树。体现了孤寂、单调的情感,还有对这种单调状况的无奈。渲染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也引导了全文的主要氛围。

    标准答案,能拿高分。

    因此说来,一篇文章,在作者书写出来之后,它的含义,便脱离了作者本身。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还记得那一条眼中闪着诡异的光的鱼吗?

    因此新党想要从苏轼曾经的文章之中断章取义,太简单不过了。

    挑出几句,而后说他是这样的意思。

    是对皇帝不忠,对社稷不满。

    皇帝也是人,特别是宋朝的皇帝,没几个是贤明的主,大抵才能品行也就是个一般的水准。

    所以,满朝文人,都在说苏轼的坏话,都在说苏轼如何如何,皇帝心里也慌。

    别看皇帝龙袍加身,万人之上。

    但是绝大多数皇帝,都没这样的魄力,去驳斥满朝官员。

    不敢,也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