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崭新的都城。

    并在这里,传承八代十二王,延续商朝国脉。

    历时二百七十三年,后人因此也称之为殷商。

    商朝自此稳定下来,并且不在频繁的迁徙。

    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建立起了一个繁华的国都,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华夏最早的汉字系统。

    “作为华夏最早的成熟的成体系的汉字系统,甲骨文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它是一字一音,还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易泽的声音出现在不断推进的画面之中,就像是一个恰当好处的旁白,补足了画面呈现不出的部分。

    同时,也带给了观众许多的思考。

    这次的问题,很明显的远比之前的更加复杂。

    许多大佬销声匿迹,至于一般的观众,更是不敢出声。

    这种很明显的已经涉及到了一定专业性的东西,三言两语之间,其实很难去解释清楚。

    画面在不断的呈现着甲骨文的图片。

    一个个刻画在甲骨上的文字,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发现,甲骨文字,不但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而且,

    它已经脱离了原始文字阶段!

    也就是说,甲骨文字进入成熟,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甲骨文的数量非常多,经过统计,甲骨文字单个的文字数量,已经超过四千!”

    如此多的文字,能够表达的概念,会相当的复杂。

    就好比,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数字0和1,它们彼此之间不重复的组合,只有01,10两种。

    而如果有三个数字,0.1.2,彼此之间不重复的表达就已经有01.02.10.20.12.21.012.021.102.120.201.210,达到了十二种。

    仅仅是多出了一个数字而已,所造成的表达,就多了十种。

    当数字的数量越来越多,所能够表达出的信息也就越多!

    文字同样也是如此。

    数量决定了文字所能表达出的意义,会有多么的复杂。

    两个单独的汉字,能够表达出的意义明显是有限的。

    但是四千个成熟的文字,能够表达出多么复杂的含义?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提及文字的词性之前,做出的假设。

    如果再加上词性,语法,能够表达出的含义,超乎人的想象。

    甲骨文,所具备的词性,相当复杂。

    现在所说的所谓名词,动词,代词,副词等等词性,全部被包含在其中。

    那么,甲骨文字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并非如此。

    甲骨文字并不等同于象形文字。

    准确的说,象形字,仅仅是甲骨文字的一部分而已。

    甲骨文字之中,已经具备了指事字,会意字,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形声字。

    象形文字单薄的文字含义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文明的发展,甲骨文字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突破和创造,是非常令人惊讶的。

    《说文解字》之中,描绘古人造字,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当象形文字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之时,它的消亡就已经只是时代问题。

    而更加符合时代,能够表达出特定含义,有着更复杂功能的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