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阳毅也是心领神会,快步跟上去,默不作声跟在了老爹侧后方。

    “昨日晚间,去疾回告老夫:太后本欲和亲匈奴,然为陛下所力阻。”

    “今议和之事,亦已为太后定下章程——吾汉家献金、玉、粮、茶、布等财货,另赠妙龄女百,以安胡。”

    嘴上说着,阳城延不由稍侧过头,目光深邃的望向阳毅。

    而阳毅也在这股目光注视下,流露出了些许沉重的神情。

    在那日,阳毅同父亲阳城延的交谈过后,阳氏一族对如今朝堂格局的应对方案,便在阳城延的‘自作主张’下制定下来。

    ——老大阳去疾,被阳城延举荐至长乐宫,以做为阳氏‘顺从太后’的诚意。

    而阳毅,则继续维持‘天子心腹’的人设,伺机回到刘盈身边。

    至于阳城延自己,则不参与到双方的明争暗斗当中,只待长安城建造完成,便告老请辞,回乡归养。

    吕雉‘酬封为侯’的建议,自然也被阳城延以‘无甚功劳,不敢毁太祖高皇帝之盟约’而婉言拒绝。

    虽然对这样的结果不甚满意,但阳毅也只能将这理解为:古人所特有的生存智慧。

    阳城延的盘算,左右不过是无论如何,阳家都能在长安中枢,留下一支有政治存在感的血脉。

    但阳城延的这个安排,却让阳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如果自己能成功,那阳毅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断定老爹阳城延、大哥阳去疾,都能得到天子刘盈的宽恕。

    甚至连‘宽恕’这个概念,都很可能不会出现在刘盈那个傻小子脑海当中。

    但如果自己失败,那无论是自己,还是老爹阳城延,亦或是大哥阳去疾,恐怕都会被吕雉所报复。

    ——阳城延这个选择,说好听点叫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说难听点,这就是狡兔三窟,把谁都给一起得罪了!

    尤其是在吕雉这种小肚鸡肠的人面前,阳城延的举动,几乎必然会被吕雉理解为‘不忠’,或是‘忠了,但没完全忠’。

    为了不让老爹、老哥为吕雉鞍前马后,最后却落得凄凉的下场,阳毅也只能逼着自己。

    ——必须成功!

    ——必须改变原有的历史轨迹,让历史上的孝惠帝刘盈,成为真正大权在握的明君、雄主!

    而今天,阳毅不惜拼着‘被人议论’的风险,来到老爹工作的横城门建筑地,便是因为:阳毅回归朝堂的时机,已然出现……

    “大人。”

    稍一拱手,阳毅便意味深长的望向阳城延。

    “今日辰时,舞阳侯携妻小、仆从数百人,鲜衣怒马,自东城门归长安。”

    “嗯……”

    就见阳城延缓缓点了点头,又略带萧瑟的叹口气。

    “该是时候了。”

    “依二郎之意,日后,可仍于禁中未央任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