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面太让人震撼了。

    八十年代还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深入到鹏圳特区的厂区街道,演唱的样子,就像当年长征路上那些路边加油鼓劲的宣传队!

    他们的带头人,当然就是那个响当当的文艺兵,荆小强!

    各种官样文章,就像雪片一样飞向各级部门。

    荆小强自己没想跟官方联动起来。

    可他这种做法,还不够青年劳模带头示范作用的啊。

    他去送陈薇羽回hk了。

    荆小强也不住酒店,当晚就跟大学生们同吃同住。

    陈薇羽赶回hk,则是连夜找人买了一批吉他、贝斯以及配套的扩音器、麦克风。

    不需要太贵,声音大就行。

    保证各个小组都有得用,完了以后还能当成纪念品礼物送给成员们带回去。

    那些房产不是收了十多二十万港币的租金吗,正好拿来买这个。

    陈薇羽的司机第二天送过来时候,本来在过关时还有点卡住,量太大。

    报了荆小强的名字,这已经在鹏圳各种媒体上大张旗鼓出现的活动,立刻就让放行了。

    你这鹏圳连乐器都没得卖,就是个纯粹的生产大工地。

    白天大家在鹏圳大学的礼堂练习切磋,晚上六点过分散出行,荆小强包了辆“水货”丰田面包车,分别把一堆堆人送到各个片区,他最后再到各个组去露面唱一两首。

    不断有人抵达,不断扩大队伍,十多二十人一组,分成四五十个队都没问题!

    荆小强本来承担的是伙食费,市里面很快得知消息来把伙食费承担了。

    等到从平京、蓉都等地的队伍赶过来,巨大的“全国高校摇滚音乐社”滚旗挂在礼堂。

    荆小强身边可以调动的人越来越多,每个组有了统一的滚社t恤,棒球帽,旗帜。

    有人开始编队、分组,协调各个表演点的成效,制定表演曲目,不同地方不停轮换。

    开始考察更多区域更多表演点,怎么分布更合理,甚至还接到了有些厂区、工业园区、街道社区的邀请。

    滚社管理组开始每天集中开个会,探讨得失。

    按照荆小强的意思,滚社每年夏天到鹏圳展开文化推广活动,那就要形成固定规模,明年后年有自己的办公室,这样也能形成类似夏令营的社会实践。

    这里未来就是滚社的黄埔军校!

    荆小强内心只想说,老子才走第一步,你们把天底下的江山都打下来了。

    海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