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就是罗伯特您能不能早点提这茬儿,如果从八九月开始,整个项目都会从容得多。

    现在已经十一月中旬,哪怕加上出样品花的一周时间,现在距离全年最大的销售旺季圣诞节也只有四十天不到。

    要让任何一个环节都保证精准,才有可能量产货,而且数量还难以保证。

    但这也最多就是疯狂干活的时候同事之间吐槽两句,根本不敢提天才有哪点不对。

    CIA的各位当然也全程旁观了荆小强“创造”新产品,“灵感”大爆发的过程。

    他们也只能啧啧称奇,还想不到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连荆小强自己,能想到老子就是故意,就是要逼得你们鸡飞狗跳,彻底压榨你们的产业结构,才有可能出错,不得不检讨要有更加合理的生产方式,把更多代工生产交到一衣带水的那边去,已经算是他很有点战略眼光了。

    却没想到这给嗦尼,特别是久良木健的电脑株式会社带来了巨大灾难。

    画风起码在这个时候还是正常的。

    荆小强按部就班的开始自己巡回演唱会,其实主题已经成了财(xi)务(qian)运营。

    也就是在票房、支出等各项上做手脚,逐步提升给杜若兰、黑仔他们各个环节的报酬,变相提高运营成本,再引入“外资”来参与经营之类。

    目的就是把那些游弋在海外的资金,尽可能塞进全球巡演里,毕竟这里面要跨过很多国家,有很多漏洞可以钻。

    然后嗦尼全力以赴的投产、测试、提高良品率。

    看起来荆小强的目的也达到了。

    焦盆实际上才是全世界最大的计划经济,七八十年代焦盆能崛起,就是靠的这种由通产省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统一下发各种生产任务的模式。

    哪怕一个偏远地区的小村子接到了专做螺丝钉的业务,也能做一辈子,也就有了他们各种仙人、工匠的牛角尖式钻研提升。

    这在七八十年确实吊打了欧洲和花旗工业,但随着九十年代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形成,更迭也越来越快。

    集全国之力的计划经济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丰田、嗦尼这些焦盆产的佼佼者,一直都有点嗤之以鼻。

    他们不屑通产省的管理,认为成功是因为老子牛逼。

    现在荆小强把节奏陡然拉快,嗦尼已经整合了液晶面板、芯片处理器、内存半导体等生产线到沪海周边,加上手机组装厂。

    以前可能还要把各种部件运回焦盆入库、整合,现在逼急了直接在沪海本地做调拨。

    还美其名曰生产改进,实际上已经把越来越大的比重放在了沪海。

    却没想到这种压到极致的成本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拉大了跟花旗、欧洲手机厂商的差距。

    包括荆小强自己都没想到,这场手机大战赢得这么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