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泅渡,连枪没法举起来还击的最虚弱时刻,才突然也从隐蔽战壕、草丛、石群后面发起攻击。

    被打断了胳膊的士兵,站在枪林弹雨中已经完全懵了,毫不遮蔽的来回走动找失去的胳膊,然后被子弹击倒;

    被打中了钢盔的幸运儿,却木然的摘下头盔看着上面的凹陷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瞬间,又被另一颗子弹射中头部带翻;

    这都是细节的表现,如果是国内常见的那种大场面俯拍或者航拍,这些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将不会带给远离战争的人任何震撼跟冲击。

    甚至还会热血沸腾的觉得多宏伟多振奋。这才是这种拍摄方式的罕见之处。

    用最真实的战争残酷,表现对战争的厌恶。

    即便有几个从敌人的歪把子机枪、三八大盖背后带来的视角,看到的也不是战场全景,充斥画面的也仅限于河滩上的各种移动、破碎人体。

    如此大场面的战争,摄影机紧跟每一个士兵,以近乎贴近地面的角度来拍摄战争。给观众带来的远不是事不关己的豪华视角盛宴,更多是心灵的悲悯。

    这时候再反复把特写镜头给到伊面那颤抖的手,他的面部特写,让我们看到每个普通人都不愿面对战争,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肢体跟精神上双重创伤。

    可在颤抖之外,恰恰也是拿着的这点破碎玉镯段,仿佛给足了他勇气,一次次跃出隐蔽躲藏点,带着明显是个老兵的娴熟技巧,从一盘散沙的尸体和幸存士兵中间,逐渐组织起队伍进行反击······

    这种渲染了大量恐惧之外,再强调义无反顾站起来去面对的勇气,才是最伟大的勇气。比愚昧无知的蛮勇更接近人性,也更打动人性。

    这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里面最擅长的刻画方式,而内地还在各种宣传十年不回家,父母去世不归来,非要简单粗暴的打造成钢铁形象。

    个体必须要为整体牺牲服务,谁更容易获得普通人的认可呢?

    这恰恰就是花旗普世价值观最能打动世界各地聪明人去投奔的核心原因。

    除了极少数拥有极高信仰的人可以视死如归,拥有钢铁般的意志,绝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有喜怒哀乐、胆怯恐惧。

    可以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去争取胜利,而不是鼓吹灭绝人性。只有抓住绝大多数人的心思,才能获得胜利。

    这其实本来一直是我们的致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