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跟发展历程……”

    肝儿颤!

    明天后天肯定有请你科普下通俗唱法的起源跟发展历程!

    看台后的歌手们赶紧记下来准备连夜抄书背答案。

    其实也没那么狠,会唱肯定说不出来的歌手差点尿裤子了。

    穆春雷笑着代答:“我知道,你紧张得有点一片空白了,实际上美声唱法是从十七世纪的意呆利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腔共鸣唱法,与此同时1790年,乾隆皇帝做寿,徽班进京,被视为全国各地剧种齐聚京城,逐渐形成京剧的里程碑事件,冥冥之中,中外文化都是在共同演化发展……”

    他才是博闻强记,学识渊博,滔滔不绝的张口就来。

    一两分钟就能言简意赅,又特别通俗易懂的解释了,绝对保证了场面不会尴尬。

    还能让全国观众顺便学点用不上的知识。

    台上台下的歌手和导演都松了口气。

    请大腕、名家来就是靠谱!

    但题目真的难:“你对13世纪中期的欧洲音乐逐步突破单声部,开始进入复调音乐时期怎么看待……”

    “18世纪后期,美声大歌剧主题大都离不开哪些内容的叙述?”

    不提前看点书,绝对哑口无言!

    更何况上台本来就紧张,遇见不擅长的事情很容易大脑短路。

    真是全靠穆春雷圆过去。

    然后到荆小强这里:“你唱什么歌?”

    “神圣的战争。”

    “嗯,介绍下这首歌?”

    荆小强巴拉巴拉的把这首卫国战争歌曲背景描述下。

    穆春雷满意:“那么你唱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

    荆小强强忍笑意,不带你这么送分的:“这就是我参加文工团,参与部队文艺慰问演出的感受,战争时期,这样的歌曲鼓舞了红军战士们冲向前线保家卫国,而在和平年代,我们去到那些偏僻隐秘的军营、阵地,为那些驻守边防的战士们加油鼓劲,让那些我的同龄人,在默默奉献青春的时候,知道有人在惦记他们,热爱他们,感受被尊重,被激励,能够为自己的军人生涯感到自豪,我就尽到了我的责任!”

    这分明就是当初荆小强下基层回来,跟院长的第一次谈话内容吧。

    不需要穆春雷说什么,评委席的两位军装大佬已经忍不住带头鼓掌了!

    这恐怕就是他们让荆小强来参加青歌会的最大收获!

    就凭这句话就值回票价。

    绝对的满分回答!

    全场都在热烈鼓掌,无数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肯定也会明白,哦,文工团的意义在这里!

    相信军人们看到也会格外自豪!

    老梁他们也忍不住一起鼓掌,恭喜荆小强答得好。

    只有周晴云看出来荆小强在忍笑。

    这家伙脸上分明写着:评委、点评、考官,全都是我的人!

    怎么和我斗?!

    :

    海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