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阴阳两句打脸,他们根本就没脸,哪里在乎这点被打脸。他们只看到了金灿灿的好处。

    可以立竿见影的提升沪海队实力,可以好大喜功的拿去宣传是他们争取到的业绩啊。耗资几千万美元的足球场矗立在沪海,一分钱都不花,值!

    多大的球场,就是多好听的功劳,都是他们争取来的!

    眼珠子咕噜噜的转,就像硬盘灯一样,狂闪证明运算激烈,算他们自己的好处。然后他们瞬间就答应了!

    差点把也是故意漫天喊价,等着讲价的荆小强摔地上!

    如果真正站在沪海的角度,这跟当年划租界有什么区别,就差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了,但他们只管在自己的时间段好看就行,至于是不是崽卖爹田才不在乎呢。

    整个九十年代这么卖给合资、外资企业的国有资产数不胜数。

    能顶着世界著名大俱乐部的名头,有什么不可以,沪海滩不是见惯了这样的试点吗。

    成玉玲花几百万就收购了那家街道泡泡糖厂,现在一年销售额听说七千多万,还在拼命扩张产能!

    偏偏在原有的劫富济贫架构下难以为继到破产。

    改制的这个过程,很疯狂。

    很多胆大的第一桶金都是这么来的。

    还是荆小强受不了这种卖法,跟穆春雷商量几句。

    算了算了,这种体育系统的固定资产贱卖给外国俱乐部,他真的丢不起这个人,更不想让老百姓以后提到这就戳脊梁骨。

    因为这座体育场未来是主要用作演唱会使用,算是体育部门提供地皮,戏剧学院修建,所有权归沪海歌舞中心,比赛日免费租给沪海队使用。

    然后足球学校,运动康复中心都附属在这座体育场下,挂车路士的牌子。他都不稀得让这些场馆有自己的名字。

    人家比他更不在乎这些场馆写谁的名字,只要功劳簿上有自己就行,听说是国有资产内部流动那就更简单可行了,好好好。

    除了这座新建的八万人体育场,其他市区三座体育场随便选。

    本来只想来沪海买几套房当收租佬的荆小强,看见立刻翻开的地图,生怕他转头反悔的连夜签订协议。

    怎么就突然变成拥有一座体育场了?关键人家还恨不得使劲塞他手里。

    我只是想打脸啊,谁想到太滑了,实在是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