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炼气士在入定后,便开始用“意念”操控体内的“阳气”上升,同时引导“阴气”下降。当“肾水”中的“元阳”上升到了“丹田”时,则称为“返”,当“心火”中的“元阴”下降到“丹田”时则称为“还”。意想“元阴”、“元阳”二气相接,化为“精”后,再以“意”引“精”从“尾闾”入督脉上泥 丸补益脑髓。若是这一步能顺利完成,则有利于将“元婴”进阶成“元神”。

    此刻进入到了“八卦朝元统要”阶段。所谓“八卦朝元统要”即“八卦乾坤”能化生出“坎”、“离”。“离”代表“阳”,也代表“心火”;“坎”代表“阴,也代表“肾水”。是故,人体内之“阴阳升降”,就是“坎离相交”,形成了“阴阳平衡”之最佳状态的“泰”卦,或是“水火既济”的“既济”卦。因此,修炼者在运转功法吐纳炼气时,必须要以“意念”引导“心火”下降,同时还要引导“肾水”上升,使二者相交于“丹田”,则阴阳和谐便能加快“五气朝元”,有助于凝炼“三魂七魄”和“碎婴成神”。

    最后便是“九还一气总要”。所谓“九”,为纯阳之数;“还”即凝聚成“丹”。“九”者, 亦言其多。是故,修炼者经过如此长期反复炼养后,只要有“灵根”,不论资质如何,便能有机会炼就“纯阳金丹”,进而能“神符气定”,延年益寿,无病无灾矣。

    此乃“金丹大道”和“元神之法”,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外,还有更简单的“炼气”法门:每四更后、五更初,当处静室,居一床,叠双足,面东端坐,先作导引,以左手握固右手虎口,台首并仰尽力后,却以右手握固左手虎口,复如之,为初始过程。

    接下来,修炼者即交手掌向外三引为前期过程。结束后,其又须左右手搘颐三,交手搭头左转三,右转三,左展拓空三,右展拓空三,当面虚拓地三,背手虚拓空三,此为“导引之法”。 “导引”结束后,自思神先叩齿,自呼己名,然阴念五脏、三焦,及三魂、七魄、头面、手足、一身诸神,令辅形体也。这是第二阶段之修炼法门,有助于“引气入体”甚至“炼气化神”,能改善体质!

    接着,开始用“意念”引导“天地元气”灌体,即又前思太阳日也,后思太阴月也,左存青龙,右存白虎,思头戴硃雀,足履玄武此存想四神也;又存想七政,配合五脏。所谓肺魁、肝、心輶、脾驩、胆瀍、左肾、右肾旟,当想真君降其本脏,仍须密念七过。

    下一步乃次想二十八宿週遍形体,以辅七政,依此法数之,即先从左手腕起角,左肘亢,左肩氐房,右胯心,右膝尾,右足踝箕;却从右手腕起斗,右肘牛,右肩女、虚,自心至左胯危,左膝室,左足踝壁;又却从右足以踝起奎,右膝娄,右胯胃,至心昴,自心至左肩毕,左肘觜,左手腕参;又却从左足踝起井,左膝鬼,左胯柳,至心星,自心至右肩张,右肘翼,右手腕轸,为一循环。

    又自左手腕起角宿,至右手腕匝轸宿。凡一十三处存想,象一年之有闰。计两度交互数之,一十二处皆存两宿,心一处独存四宿,都计“二十八宿”。凡存想五脏六腑、三魂七魄、四神七政、二十八宿,结束后,即吐出众杂死浊之气,然后闭口,从鼻左孔纳其生清之气,内想冥目,想此气绵绵下至丹田,方週流通传,汨汩作声,气满即再吐出,切不得令自己耳闻。如此十过乃止,收工。

    ……………………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