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小商品市场开业之后,陈家村工厂的货,更好卖了。

    “江河,进口袜机的事,有谱吗?”

    “有谱。”

    李杰点头道:“阿大,尽管放心的进,小日子,或者欧洲那边的产品都行。”

    “对了。”

    “陈飞明他大学读的是纺织系,等他放价,你可以让他参与一下,如果他不懂,你就让他把他们学校的老师拉来。”

    “有他们把握着,问题不大。”

    “飞明那孩子啊?”

    陈金水稍微想了一下,他酒喝得有点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半晌,他一拍大腿。

    “是银山家的孩子啊,我想起来,这小子性格不错,挺孝顺的。”

    “算算时间,再过几天,他就要回来了。”

    “阿大,外汇批下来了吗?”

    “正在批。”

    陈金水直言道:“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批下来。”

    此时的外汇,并不是想要就要。

    上至部委,下到地方,想用外汇都需要申请,没办法,这年头全国的外汇储备只有60多亿美刀。

    虽然现在的美刀跟后世的美刀价值不一样,但跟后世的几万亿相比,那还是少的可怜。

    很紧缺。

    各行各业都要用到外汇。

    一般而言,像陈家村这样的村办集体企业,根本没有染指外汇的资格,但陈家村是特殊。

    它是省内的标兵企业。

    连燕京那边的媒体都专门报道过。

    性质不一样。

    何况,陈家村本身也有创汇的能力。

    最后。

    陈家村进口袜机,也不是毫无理由,如今,陈家村纺织厂的产能已经跟不上订单的增长。

    主要是海外订单。

    如果进口袜机,产能提升的同时,订单数量也能大大增加。

    海外订单增加,换回来的那也是外汇。

    所以。

    这一次进口袜机,基本没什么问题,反倒是工厂内部,不少人担心产能太多,到时候订单反而不够。

    搁谁,谁心里不慌?

    哪怕这件事已经有李杰背书,他们还是慌。

    变化太快。

    日新月异,他们觉得自己有点适应不了,像陈金水就是这样,他觉得陈家村发展太快。

    物质满足了,心里却空落落的。

    人嘛。

    就是这样。

    没吃饱饭,想着吃饱饭,吃的太饱,又担心这担心那的。

    对此。

    李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人心如此,旧时代的人,对于新时代,总归有些不适应。

    某英格兰科幻作家曾经总结过科幻三定律。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世界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产物!

    要遭天谴!

    这话虽然是幽默搞笑来的,但也不是完全错误,人的年纪越大,越难接受新鲜的事物。

    除非活到老,学到老。

    然而,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个人?

    李杰不可能让陈金水去接受再教育,那简直是折磨人。

    真的没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