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的大院子,铺的全是水泥地。

    任谁看到,都得说一句豪宅!

    为了搞到那么多水泥,那真的是求爷爷告奶奶。

    毕竟,水泥属于工业品,没那么好买。

    “翠芬,快点泡一壶白茶,江河来了。”

    一进门,陈金土就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江河来啦?”

    很快,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跑了出来,看到李杰的那一刻,她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江河,你先坐着,姨先去泡茶。”

    “麻烦您了。”

    “嗐,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

    接着,三人坐到了桂花树下的竹凳旁。

    “江河,你刚刚说的那是啥意思?”

    刚一坐下,陈金土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了个体户的事。

    “以后这个体户,真的能搞?”

    “那肯定。”

    李杰笑着点头道:“大光说的其实没错,这次我去京城,看到了很多的变化。”

    “金土叔,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个体户现在是难了一点,但论挣钱,肯定比体制内强,政策风险的话,现在有。”

    说着,李杰目光一转,看向了陈大光。

    “大光。”

    “江河哥,您说。”

    “再等等吧,等个一两年的时间。”

    李杰瞄了一眼陈金土,沉吟片刻道:“体制内也有体制内的好处,如果你真的想出去单干,人脉资源也很重要。”

    “多干两年,多积累点人脉,以后的路,也会更顺畅一点。”

    听到这话,陈大光沉默许久。

    良久。

    他重新开口道:“好,我听江河哥的。”

    “臭小子!”

    陈金土踢了陈大光一脚,笑骂道:“你这小子,江河说话比你老子好使是吧?”

    “江河,谢谢你啊。”

    骂完儿子,陈金土满脸笑容道。

    “还是你说话管用,大光这个臭小子,脾气轴的很,今天晚上在我家吃饭吧,喝两杯。”

    “好,我先回趟家。”

    李杰大概明白陈金土的意思,站在他的角度,陈金土多半以为自己是在忽悠陈大光。

    然而,他没有忽悠。

    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在体制内工作,像陈大光,他的想法比较偏右,偶尔比较激进。

    放在体制内,肯定不受上级喜欢。

    领导们喜欢的是李达康那样的人物,敢打敢拼,又有一定的底线。

    很灵活。

    而陈大光,他只有敢打敢拼,没有那种沉稳劲。

    下海,确实更适合他。

    万科的王老板、三代忠烈柳老板等风云人物都是84年左右下海的,不过,跟他们比陈大光的起点稍微低了一点。

    毕竟,他们的资源更多,背景更硬。

    陈大光有的只有陈家村,以及那一帮跟他同时考上大学的同村人。

    至于李杰。

    他顶多给陈大光出出主意,正儿八经的批文之类的,他不会帮陈大光。

    是龙,还是虫,全靠他自己。

    当晚,陈大光在饭桌上特别活跃,很快就把他爹灌醉了,然后,他在送李杰回家的时候,又重新提起了‘下海’的事。

    “江河哥,下午你说的,是真的吧?”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