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才能挣到钱,才能改善陈家的处境。

    陈金水更是乐得买了两瓶好酒,三块钱的洋河大曲。

    鲤鱼跃龙门,此后,再也不用种地挣工分。

    供完初中,供高中,供完高中,供大学!

    不知不觉间,陈金水和王婶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大白兔,可好吃了,我天天晚上想着吃大白兔。”

    免得拉来来去。

    鸡毛换糖的营收,目前不是长久之计。

    另一边,陈江海趴在王婶的腿上,一边甩着脚丫子,一边奶声奶气的说着。

    写写散文,一篇百八十块,一个月写一篇,那就有一千块。

    在院子里纳凉,那是最常见的活动。

    这件事,能让他们讨论几年。

    最后。

    之前,虽然也能写,但那时候年纪太小,也没有渠道,真写了,麻烦事一堆。

    ……

    不管王婶是出于什么心理,但她支持巧姑读书的事,却是真的。

    家里有个‘大学生’,公社干部都会高看你几眼,更别说孩子以后成功了。

    未来,这里走出了一位大人物。

    毕竟,包分配!

    “哥,你回来会给我带好吃的吗?”

    十几天后。

    找不着,找得着,那另说。

    免得被人说瞎话。

    但,现在他们俩个该注意了。

    “当然回来了。”

    以他现在的身体,小酌两口,没什么问题。

    回头他在把钱寄回来便是。

    不说多,一年挣个千儿八百,基本上没什么风险,毕竟,李杰又不会写什么敏感的东西。

    “阿大,谢谢你。”

    读完初中就不上了。

    骆玉珠可能是明州人。

    看那小姑娘长得跟骆玉珠有点像,又正好有个骆家村,索性过去看看。

    在他们眼中,考上了,约等于国家干部。

    一转眼,就到了出发的这一天。

    离别前一晚,陈金水偷偷找到李杰,塞了三十块钱给他。

    铁饭碗!

    以后,不用交公粮啦。

    李杰考上了学,在他看来,那就是大人了。

    酒足饭饱,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纳凉,七月的天,既长,又热,这年月,没有电风扇。

    巧姑扇着蒲扇,笑嘻嘻地问道。

    乖乖!

    时至今日,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陈金水当然没意见。

    虽然中专生每个月都有生活补贴,但身上一点钱都没有,那哪能行?

    其实,在李杰考上‘大学’之前,陈金水和王婶私下商量过,要不要让巧姑退学。

    当上干部,能吃商品粮!

    不是亲生的,就不供了?

    “江河,来,你也喝点。”

    这钱,李杰收下了。

    偏远地区,没有那么多新闻。

    陈金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好孩子啊。”

    反正又考不了大学。

    那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又不准备从政,毕竟,和谐神兽注视着这里,那玩意,哪敢随便平步青云。

    李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明州农机学院。

    哪怕是特殊时期,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