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景德年间,明明是契丹的情况更窘迫。

    结果呢?

    和谈,和谈,最后谈出了一个澶渊之盟。

    这一回,有李杰在位,他可不会让契丹人轻易抽身而退。

    不扒了他们几层皮,李杰绝对不会收手。

    大不了,继续打!

    尽管财政方面不够富裕,但真到了那时,李杰也不会吝惜钱财,国库没钱,就从内库调。

    以现有的财政,这场战争继续打个一两年也不是不行。

    ……

    ……

    ……

    政事堂。

    午后。

    收到宫中的旨意后,寇准立刻将两府大臣召集到了一起。

    没过多久,众人先后来到正堂。

    众人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巨幅地图。

    这时,地图上的红旗绿旗已经被拔掉了,所以,那一圈由朱笔划出的痕迹就显得格外显眼。

    ‘官家要继续北伐?’

    几乎每一个人,都想到了这一点。

    因为,这一点也不难猜。

    大宋历代帝王,哪个不是心心念念着燕云之地?

    太祖、太宗,皆是如此。

    真宗虽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进取欲望,但若是没有雍熙北伐在前,真宗多半也会效彷父辈,行北伐之事。

    王钦若是最后一个到场的,他几乎是掐着点踏入屋内的。

    一进门,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寇准那张笑脸,第二眼,他才看到那张地图。

    看到地图的那一刻,王钦若明显愣了一下。

    这,划了红圈是什么意思?

    官家想做什么?

    难不成是乘胜追击,直接北伐?

    念及至此,王钦若不禁微微蹙眉。

    虽然前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但他仍然是坚定的求和派。

    打仗,有什么好的?

    就说河北路这场仗吧,打赢了,能有什么收益?

    什么都没有!

    纵使能够趁机夺回部分州府,又能怎样?

    后晋天福三年(936),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于契丹,至今已有将近百年的时间。

    虽然幽云之地生活了不少的汉人,但契丹好歹经营了百年时间,便是大宋打到了燕云,后面能守得住吗?

    便是守得住,又需要花费多少钱财?

    大宋有那么多钱吗?

    显而易见。

    没有!

    因此,在王钦若看来,和契丹人打仗,完全是一件只有投入,却没有收益的赔本买卖。

    】

    双方保持和平,每年丢给契丹三瓜两枣(指岁币),多好?

    尽管大宋丢了些许面子,可却赢得了里子。

    这叫,花小钱,办大事。

    另一边。

    眼看最后一位大臣到场,寇准轻咳两声,然后走到了地图面前。

    “刚刚宫里传来了陛下口谕。”

    “契丹求和的使臣已经在来的路上,此次谈判,这便是我大宋的底线!”

    说着,寇准伸手朝着划圈的地方一指。

    “游子离家近百载,也是时候归乡了。”

    李杰的对策,可谓是非常和寇准的胃口。

    对待契丹,就该强势一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