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契丹一事,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契丹赐封西夏,以及与西夏和亲,这一切都是基于‘联夏制宋’的策略。

    因此,哪怕薛奎出使一事尚未成行,李杰也可以预见到此事的走向。

    极大概率会失败。

    只要契丹的国君不傻,这事多半不可能成功。

    退一步而言,哪怕契丹的国君昏了头,契丹的臣子也不会跟着失了智。

    毕竟,联宋攻夏是一件没有多少收益的事。

    夏州除了青白盐,还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

    一片贫瘠的土壤,不值得!

    反观,夏州李氏的存在可以牵扯宋廷的部分兵力,只要夏州李氏一日不倒,宋廷就必须在西北地区屯驻重兵!

    ……

    ……

    ……

    一个月后。

    兴州。

    西夏王宫。

    虽然已经做好了寇边的准备,但李德明的心中仍旧抱有最后一丝幻想。

    寇边是一件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事。

    收益大,风险也大。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想招惹宋廷。

    虽然夏州李氏和辽国交好,并且还有联姻之谊,但李德明看得很清楚,辽国也不是善茬。

    辽国和他们交好,不过是想要利用他们牵制宋廷罢了。

    双方都是互为利用的关系。

    接下来的这场战争,想要得到辽国的实际支持,很难!

    站在辽国的角度,对方顶多会提供一些名义上的支持,宋廷和夏州李氏交战,完全是对方乐见其成的事。

    而且,双方打得越激烈,辽国越是高兴。

    最好的结果莫过于两败俱伤,然后由契丹来摘桃子。

    不论是摘夏州李氏,还是摘宋廷,对于辽国而言,并无多大的区别。

    至于和宋廷签订的盟约?

    抱歉!

    李德明从来不信这些东西,譬如,他在和宋廷签订盟约之初,便已做好了撕毁盟约的准备。

    他之所以不提前撕破,只是单纯地因为时机不合适。

    得!

    得!

    不多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德明转头一看,只见自家儿子李元昊正疾步而来。

    休养了近两个月,李元昊身上的伤终于养好了。

    “父王,汴梁传来急报,宋廷遣使出使辽国,具体原因未知。”

    刚一踏入殿内,李元昊便将最新传来的情报告诉了自家老爹。

    “宋廷遣使前往辽国?”

    李德明闻言,顿时心中一紧。

    宋辽互相派遣使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眼下的时间节点却不太合适。

    当前时间节点,既不是耶律隆绪的诞辰,也不是萧菩萨哥的诞辰,宋廷为何要遣使去辽国?

    “宋廷为何出使的原因查明了没有?”

    听到这话,李元昊难得的露出了纠结之色。

    李德明一眼就识破了儿子的心思,只见他厉声喝道。

    “说!”

    片刻后,李元昊面色沉重道。

    “据探子回报,宋廷似乎有联合辽国,共击我朝的意思。”

    “嗯?”

    骤然听到这等消息,李德明还以为自己听错。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