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考的云里雾里,莫说是这群士子,纵是我这老头子,怕是也答的不合你心意啊!”

    此言一出,水镜先生司马徽总算开口了,他一边笑一边说道:“哈哈,很好,不合心意很好!”

    嘿…

    庞德公摇了摇头。“我让水镜兄品评的是这题难于不难,水镜兄却说好与不好?这怎么行?”

    司马徽点了点头,继续答道:“你刚才说的话也很好…”

    好,好,好…他好你也好!

    黄承彦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水镜先生司马徽有个习惯,凡是说话爱说“好”字,比如问他某个人如何?他从不直接品评,只是说“这个人好,很好”…换作下一个人,还是一样。

    黄承彦都习惯了,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就叫“好好”先生,这个在襄阳士人圈子里大家都知道——好好先生司马徽。

    三人正聊到高兴处,“先生,有人交卷?”

    唔…这下,司马徽不说好了,他有些惊讶,不光他惊讶,庞德公与黄承彦也很惊讶,如此郑重其事的考核,这么快就交卷,未免有些太糊弄了吧?

    “递给我看。”司马徽吩咐道…

    小童急忙双手捧着竹简递了过去。

    一旁的黄承彦、庞德公也凑了过来,而映入他们眼帘的答案是硕大的“百工”二字,连带着在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国之六艺,百工为首!

    霍…竟有学子要来学百工?

    不等司马徽开口,“哈哈哈…”黄承彦一缕胡须笑出声来。“这个士子倒是与月英想到一块儿去了。”

    言及此处,黄承彦抚了下他身侧女儿的脑袋,继续说道。“月英最惦记着想学的,不也是你那墨家机关术嘛,而学好墨家机关术,百工是基础中的基础啊…哈哈…水镜兄,看来月英有个伴儿了!”

    此言一出…哈哈,司马徽也笑出声来,他看了眼竹简上的名字——诸葛均!

    没错,诸葛亮刻意把名字填写成了诸葛均,这算是对兖州均弟的一种保护。

    而好好先生司马徽,这次,他没有像以往一样只给出“好,极好”的评价,他点了点头,眼眸望向窗外,口中说道。

    “这个叫诸葛均的小子有点儿意思!”

    几乎与此同时,黄承彦身侧的黄月英也眨巴了下眼睛。

    她心里嘀咕着,士子中竟还有如此重视百工之人,看起来…司马叔叔这边墨家机关术的学习…要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了。

    …

    …

    徐州,下邳城外,曹营大寨。

    此刻中军大帐中的曹操尤自左右踱步,是战是退,他还是做不出决断。

    下邳城内的细作传来消息,陶谦的病情又加重了,而随着陶谦病情的加重,长公子陶商与刘备的博弈也要进入最关键的时期。

    至于他曹操,现在倒是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

    撤军吧,又有些忌惮刘备,攻城吧,却又些担心后院吕布尚未平定,与袁术地盘接壤又平生事端。

    除此之外,还有一桩新的难事。

    这两日,曹操在脑海中模拟了无数次撤军后徐州治理的方略,可不想还好,一想之下不单单是伤脑筋,简直是脑壳儿疼啊。

    越是对徐州了解,越是知道,徐州内部可不省心哪…每个州郡里,派系林立各股势力错综复杂。

    尤以庶人派、名士派、丹阳派为首,之前陶谦治理徐州,他们还算是相安无事,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大军压境,也勉强还能镇住场子,可若是…率军回援兖州后。

    这三股势力可就热闹了…拉拢哪一股?打压哪一股?会不会他们中有人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