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亲信将领中竟有人先叛亡而去。此人正是护军将军司马懿,曹操得知甚怒,下令急追。

    当时正值天黑风寒,司马懿行十余里,见后面火把摇曳,似有追骑赶来。慌乱之间,司马懿干脆停下来持弓勒马而立。天色黑暗,不见追骑面目,但见火光点点而来。他对着火光喝道:“部将逃亡,按律是斩主将。我的主将是曹元帅,与尔等何干?况且幽州已失,大家已没有退路了,我不过想谋一条活路,何必苦苦相逼呢?今日放过,他日必定报答,如若再追,定不客气!”说罢搭箭在手,对准远处一火光射去,火光随之而灭。

    见追骑犹豫不再逼迫,司马懿才领着亲信继续逃脱,一路袭取薄落亭投降刘备。

    刘备听说司马懿来降,大喜过望,急忙召见,挽手引之入座,笑称:“都说司马八达,仲达为最,今日得之,东贼何愁不定?”继而挽手引之入座,相待颇为亲热。司马懿见刘备不追究父亲投降东朝一事,心中松了一口气,但脸上还是装出一副面赧的表情,连称惭愧,而后倾言信都情形。

    刘备尽得曹操军虚实,知其军心已在崩溃边缘,不由大喜,以手拍刀道:“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啊!”于是定下偷袭之计,拟彷照耿弇当年之袭张步,挑选精骑准备袭击信都。

    刘备亲自挑选万骑,特意招来袁谭说:“当年我允诺显思为冀州刺史,直到这次袭战,才有机会实现诺言啊!”袁谭惶恐自表说:“当年我以为功名紧要,但时至今日,才知晓亲人可贵,只望陛下能够多赦免一些袁氏族人,谭必效死尽力。”刘备听罢,安慰他说:“青徐的袁尚等人,只要他们不顽抗到底,我必不追究。”而后令法正守薄落亭,袁谭领三千铁骑随同出发。

    腊月己亥,刘备亲率骑兵,从下游堂阳渡过漳水,而后沿绛水北岸朝信都进发。

    第二日午后,离信都六十里,停军不前。出轻骑数百,四处搜杀敌军侦骑,得数十骑,并得当日信都所用军号口令。到未时时分,天上开始下小雪,云雪低垂,天地灰蒙蒙的一片,不辨方向。天气极其寒冷潮湿,西军不能火食,只吃了些干食取暖。

    天气恶劣,敌情不明,西军并未继续进军。但从西军军阵中,却分出了数骑冒雪东进。这些人都是东军装扮,不用西人的皮裘,而是布袍披身,用斗笠遮雪而前。遇到东军斥候,都报上当日口令,对外则自称平原太守李典所部。遇到盘查,他们撩起衣服,都还有东军特有的刺字。

    向晚的时候,这些人顺利地进入了信都,轻车熟路直奔李典军营。门口军士询问其来历,领头的人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交给军士带入。李典见信后大惊,原来这是刘备亲手所写的招降书。他急命人将来使带进来,来人立在庭外满身白雪,摘下斗笠躬身冲李典施礼。李典认得,领头之人正是司马懿的六弟司马进, 前段日子随司马懿一起西奔的就有他。

    李典见到他,急忙上前去握住他腰上的刀柄,问道:“司马将军在西边?可好?”

    司马进一身风雪,略有倦意,答道:“我二兄甚得礼遇。他从西边得知,皇帝对我军诸将早有招降之意,不管以往如何,只要归顺,一概不究。”

    李典连连点头,又问:“临阵约降,要我横击曹操本阵吗?”

    司马进说:“不用,只要将军您率众奔出。西朝天子将直击曹操本阵。”

    寥寥数语说罢,司马进欲逃得李典回书。李典略微迟疑,就在刘备信的背面写了一个“诺”字,交给司马进连夜带回。

    司马进走后,李典连晚饭也顾不得吃了,召集亲信商议。其子李祯年方十六,闻讯甚喜,拔刀说:“既然大人打定主意西奔,何不趁此机会,抢先杀入曹营,取了曹操之头前去投军,也能赚得头功。”

    李典闻听连说不妥,他叹息说:“元帅待我家不薄,我今日弃他而去,也不过为家人打算罢了,如果骗杀邀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