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行转身又跑向了后院,过了一会儿失望地回来道:“这次我没看见,看来是丁老师让我看见,我才能看得见。”接着又满怀希望地抬头道,“丁老师,是不是找一个像您这样的催眠大师,用同样的方法,也能让我看见小境湖?”

    丁齐沉吟道:“理论上是可以的,那个能指引你的人,没必要一定是我。”

    叶行的眼神发亮,又继续追问道:“其实发现小境湖,也没必要与丁老师有一样的经历,只要达到您刚才所说的状态,就是观身境,同样是可以的,对吗?”

    丁齐点头道:“是的,朱师兄他们的经历与我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同。但是都能发现小境湖,应该都是达到了类似的状态,就是我所称的观身境。”

    叶行的问题没完没了:“丁老师原先和我一样是个普通人,你既然能够掌握观身境,那我经过有步骤的训练,也能掌握观身境,对吗?”

    谭涵川没等丁齐回答,已经点头道:“理论上当然是对的,我们也同样是普通人,不是神仙妖怪,只不过是修炼了各门传承秘术而已。也许练成了,在你看来就不普通了,但是没练成之前,我们大家和你都一样。”

    叶行继续问道:“假如掌握了观身境,再更进一步,不仅能看见,而且还能进得去,是这样的吗?”

    丁齐苦笑道:“理论上好像也是这样,因为你已经说了更进一步。可实际情况,还需要我们中有人真的进去了再说,我现在回答不了。”

    就在这时,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同时门外有人喊道:“阿弥陀佛,施主在家吗?”

    在影视剧中,和尚念佛号,往往声音拖得很长,拿腔拿调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尚念佛号就跟平常说话一样,很正常的语气,声音也短促得多。众人皆是一愣,石不全用肩膀顶了顶范仰,小声道:“你来同行了!”

    朱山闲赶紧跑出去打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位穿着淡黄色僧衣的和尚,打着绑腿蹬着步鞋,剃光了头未留须发,眉毛很长,看年纪大约五十来岁的样子。朱山闲一怔,随即笑道:“原来是阅江寺的顶云大师,您怎么上我这儿来了,快请进!”

    说着话他扶着胳膊就把顶云拉进来了,顺手还把门给关上了。来者朱山闲认识,法号顶云,也是境湖市政协委员,开会时见过,但并没有打过什么交道。

    朱山闲好歹是区长,是党政干部,有些事情比较忌讳。和宗教人士打交道,比如说是在讲究宗教团结的联谊场合当然没什么问题,到外面私下场合接触也可以。可是和尚跑到家里来了,也不知聚会干什么,被人看见了总归不太好,所以他的动作才这么利索。

    顶云绕过屏风来到客厅,与众人合什行礼。众人也纷纷起身还礼,或点头、或抱拳、或鞠躬、或合什。朱山闲给大家介绍了一番,这是阅江寺的顶云大师,但并没有详细介绍在座的其他人,只是简单报了个名号而已。

    入座之后问起来意,顶云一指丁齐道:“朱区长,我不是来找你的,是来找这位丁施主的。”

    丁齐纳闷道:“不知大师找我何事?”这位顶云和尚,丁齐是有印象的,曾听说过其名号。据说田相龙当初遇到的那位老和尚就是他,真见了面,其人的相貌并不是太老。

    顶云道:“清代雍正年间,境湖赤山寺高僧昙华,发愿募资修经,终身托钵四处化缘,延请当时书画名家修成法华七卷。抗日战争期间,又有高位行甫舍身护经,后有高人修复了经卷。这七卷法华曾流落海外,又被捐赠回境湖大学图书馆,是在丁老师您的手中重见天日!”

    丁齐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这只是碰巧而已,并非我的功劳。现在经卷仍然保存在境湖大学图书馆,大师想看的话,可以去那里。”

    顶云:“贫僧已经看过了,于我等奉三宝之人而言,堪称稀世之珍。丁老师对此毫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