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赫塞见识过的黑出租车帮,正是来自新芝加哥区。

    外城区的拉姆塞附近,这里阿根廷版本的贫民窟,虽然现在必隆政府根本不承认贫民窟的存在。

    现在没有下雨,这里尘土满天飞,圣赫塞也只能带上口罩,下雨天估计就是烂泥地了。

    他特地在这里找了一个50多岁的老汉,叫尤克拉·阿卡乔亚做向导,他的穿着还算比较干净,就是身上估计有些时间没洗澡了,味道有些重。

    以一天150比索的“高价格”雇佣了他,然后两人坐在一个还算干净的空地上交谈。

    “我来自巴拉圭卡瓜拉省,21岁的时候来到这里,好像是1925年1月,还是夏天的时候,也没那么热,

    那时候的布城真的是繁荣,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月1000比索,那时候5个比索就可以买到2磅的面包,可惜好景不长,我清楚的记得,25岁的时候,我被辞退了,然后我就再也没找到正式工作……”

    “那时候,我刚结婚,新总统上台了,他们解散了很多小工厂,我又失业,

    只能靠拾荒维持生活,后来我的老婆死于疾病,我没有钱医治,然后她就去世了,我很想念她了……,我们没有留下小孩。”尤克拉脸色有些悲伤。

    “玛娃去世以后。我租不起房子了,就来到了火车站这边,这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流浪汉,偶尔可以去码头做扛包的,可是我身体越来越差。”

    “只能以拾荒为生,好在我的房子并不是木头的”

    “可以带我参观一下吗?”

    “没问题,记者先生。”

    “这里一个街区内,有七八个家庭共同生活在一起,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房子,也无法使用如水,电,煤气等基本服务。”

    是的,这里喝的水都是有些被污染的不干净的水,没有中心城区那种自来水。

    圣赫塞来到了一座“房子”面前,他由简易的碎砖头、水泥砌成,且低矮、阴暗,有两米多高,这个房间估计有10平方,

    墙上贴了报纸,空气中弥漫着馊味混合着死老鼠的味道,屋子内的家具只有一张小床,一条板凳,还堆放了一些无用的垃圾。

    参观完的圣赫塞,又去采访其他人,圣赫塞走了许久看到了有一名20多岁的女士,正在搓洗衣服,似乎是一名洗衣女工,脸色苍白憔悴,手泡的发白,佝偻着身子。

    “女士,我是《阿根廷都市报》可以采访你一下吗。”

    “不好意思,我没空。”

    “我可以付报酬,一小时50比索。”

    “没问题,记者先生,您想问问什么。”

    “可以说说你的情况吗。”

    “我叫玛丽,是这里洗衣服的女工,一个月洗三十一天衣服,今年24岁,来自查科省,嫁给了我老公,后来他跑路了,我现在有个儿子……”

    “我一个月能赚1500比索呢,足够家用了,可惜就是面包太贵了。”

    玛丽没有停下洗衣服的动作,咳嗽了一下,再次洗衣服,脸上突然露出幸福的笑容。

    圣赫塞看到外边突然跑进来一个看起来五岁大的瘦弱的小男孩,满脸污垢,头发也打结了,沾满泥土,隐约还能看到有虱子蹦跶。

    “妈妈,我今天运气好,赚了20比索呢。”

    说完他把一张破旧的纸币塞到了玛丽口袋里,然后小心翼翼的看着圣赫塞和尤克拉,抱着玛丽的大腿,看起来有些害怕。

    “让你们见笑了,这是我儿子小罗卜特,今年9岁,他偶尔会跟大人去拾荒,赚一些钱,补贴家用,”

    两人一问一答,聊了很多。

    “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