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郊外的水果农场上“黑市渠道”买了一百五十吨苹果,因为旱情,水果产量并不多,但必隆政府却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

    一方面是市场上水果卖的很贵也很少,是的,阿根廷人因为旱情,吃不起水果,一方面大量的水果被农场主们在库房不愿意卖,卖了就亏,再次给了圣赫塞机会,约定半个月一结。

    说起来你不信,前身除了喜欢攒钱,在拉关系上也很有天赋,

    曾经喜欢放牛放马的他在城外还结识了不少农牧场主,继承了前身的关系,靠着他的余荫,头一批买的水果,就是靠他的“关系”搞到的,后来合作好了,也搞成正式的了,

    就是有个农牧场主的女儿陷得太深,让他有些头疼,她的帮忙很是及时,

    最后圣赫塞也只是忍痛拒绝了她,后来她嫁了个好人家,是个挺可爱的女孩子。

    又去肖恩国营玻璃厂进行商业采购,好说歹说,从库房拉了两万个玻璃罐头瓶,五金市场找到配套的罐头盖,再找人印刷了商标信息的贴纸,生产起苹果罐头来。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星期,总算是把罐头厂支楞了起来,随便取了个名字,算是搞了一家黑作坊,毕竟现在连工厂都没注册,科尔多瓦的工厂估计连一千家都没有,大多数是国营厂,甚至大部分都是亏损的,因为动乱,很多生产都停滞了下来,人心惶惶。

    被圣赫塞取名的普拉里罐头厂坐落于市郊区,是在一块比较荒芜的地方,有个好处,就是不太显眼,但是交通还算便利,离科尔多瓦中央火车站只有十多公里,非常适合把货物运输到全国各地。

    当初马里奇在这里建造仓库,花大力气架起输电线,新招募的工人多是高乔人和卫星镇的人,这里还有一栋砖木结构的小楼,放了几个木床,划分为员工宿舍。

    干活多是比较卖力,毕竟如果努力一个月能拿到6000比索的工资,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可观了,而且这些人大多数失业很久了,阿根廷这几年虽然推行高福利政策,但没有工作的人照样很多。

    圣赫塞还在工人们里找了个头头,让他负责小罐头厂的加工工作。

    三十个人分工合作,煮苹果的,烧火的,操作机器的,忙的热火朝天。

    看着小工厂觉得挺满意,至于下一步就是找销路了。

    至于怎么找销路,军营就是不错的开头,城卫军的人可是挺有钱,一瓶罐头不贵,甚至不会比市场上的苹果贵很多,还能尝尝鲜什么的。

    直接拉走了一批罐头,专门进行了精包装,到了军营后,给全营每个同事和长官都送上一箱,认了个熟脸。

    并善意的说,这是城内辛辛那提商店买的高档货,口感真的很好,看你是朋友才送你的……大吹法螺一番。

    “老伙计,这个叫什么山姆兰蒂斯罐头可是美国来的,对对对,就是那个美国,牛逼吧,好吃又有营养,还很好看,喝酒的时候来上一口,真爽……,”圣赫塞随意胡诌一个美国名字。

    交好的人都送了出去,又让一些推销员,联系城内高档商铺,往他们那边投放了订货广告。

    一番造势……

    不过这些高档商铺,对于罐头还是不怎么重视的,而且这个罐头不能赊欠,大多就把这个推销单据扔到垃圾桶去了。

    军营内一下子送出去一百箱,先期已经生产的一千两百箱罐头正囤积在仓库里。

    “嘿,伙计,听说了吗,我们头儿收到那个圣赫塞队长送的一箱罐头,听说是美国来的,只有城内的高档商店才有的卖,一瓶只要100比索,那味道真的绝了。”

    一个士兵砸吧砸吧嘴巴,仿佛在回忆美味。

    “那玩意有什么好吃的,我喝酒他不香吗?”

    另一个士兵不屑一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