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制度的力量。

    这还是建立在征税规模降低11%的基础上。

    各种财务标准化工作开始展开,要在交易所上市,必须有完善的财务报表。

    而且做外贸的布兰卡市公司,几乎每个月都在增加100家以上,出口额大量增加。

    新海关的建立,让拉潘帕省拥有了关税收取的权力。

    这就让圣赫塞又多了一个财税收入。

    除了收紧扩大钱袋子,圣赫塞加速了行政区划调整的速度。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高官圣赫塞迅速联系了全拉潘帕省的各个新市长,分配任务,直接开始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圣赫塞不单纯是强硬进行,而是诱之以利,财政厅每个月都有一大笔财政税收需要花出去。

    这本身也是很吸引人的。

    城市辖区面积低于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被排除在财政补贴之外。

    而县是没有资格获得财政补贴的。

    三重保障下,城市合并推进的相当顺利,甚至不少城市,自己就安排合并了,就是为了获得财政补贴。

    当然具体的行政区划变更,需要省政厅的审批和阿根廷国会审批。

    不过小城市的市政厅,连人都没几个,办公地点一换,再选个威望高的做市长,其他的愿意的就做区长,不愿意的也可以获得资助。

    第一把火就烧到圣罗莎市,圣罗莎市直接扩容6倍,直接合并了周围2个县,从1500平方公里,扩大到9400平方公里,人口从11万增加到14万人。

    然后就是沿海3市扩大,各自也合并内陆的2-3个县和市镇,进行了辖区扩大。

    单纯的第一步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还是行政区划和市政厅议会重组。

    第二步是真正整合起来,把原来的行政机构进行一步步变更。

    有了财政权,融资权,圣赫塞准备立项修建一条新运河和全省高速公路,把科罗拉多河和布兰卡湾连接起来。

    充分完成资源调配后,拉潘帕省直接从41座自治市变成了14座,每个城市的实力也大大加强,而且基本上都位于铁路核心站点。

    在激进党的强力运转加上拉潘帕防务军的推进下,这次改制顺利进行。

    各市市县镇合并后,重新组建了议会和市政厅团队,市长们有的变成区长,有的则在科恩财团的资助下,打算竞选众议员。

    而老的拉潘帕议会也在重新选举。

    圣赫塞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渗透进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机会,而且现在撕破脸皮了,那更要安排自己人才行。

    趁热打铁。

    不管情况多复杂,在拿下财政权和军权后,拉潘帕省直接被圣赫塞打造成铁桶。

    拉潘帕的对手们,也就彻底收敛起来了,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