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戈尔施塔特市统计显示,该备件供应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所以政商关系非常友好,而交通便利也可以充分利用,巴伐利亚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当然,在因戈尔施塔特重建汽车联盟的最重要原因是保存完善的军事城镇的百年军事“遗产”:广袤的土地,无数的兵营,车库和炮塔。

    这对没有资金建立新工厂的汽车联盟来说是无价之宝。

    在因戈尔施塔特市政厅的帮助下,从斯科然能大街的军需供应站的总部开始,汽车联盟接管了新军械库,警长大楼,车辆大厅,武库,骑术训练大厅和广场阅兵广场等一批建筑物,开始进行重建。

    只是进展相当缓慢,跟其他汽车制造厂商没得比。

    汽车联盟的设施遍布整个城市,几乎不可能进行日常和合理的生产,工人们嘲笑公司是一家“小公司”。

    汽车联盟的管理层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简单摩托车生产开始,出售摩托车发动机,代工汽车零部件,只要跟摩托车汽车相关的行业都做。

    现在已经准备介入汽车代工行业,代工对象预计是生产甲壳虫的大众汽车,但汽车联盟也没有放弃自己开发汽车的梦想,只是受制于现有条件未能实施。

    巴伐利亚州位于新联邦德国南部,首府慕尼黑,面积70550平方公里,是新联邦德国最大的州,人口也非常多,足足有800万,比得上四五个拉潘帕省,它也是仅有的在45年辣脆崩溃后疆域按原样保留下来的州。

    战后巴伐利亚州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吸引各类人才、新技术公司和科研机构来巴落户,初步实现从农牧业转向工业州的经济结构转型,10年时间不到,巴伐利亚州已经成为经济基础不错、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经济结构合理的州。

    巴伐利亚州在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都进步飞快,如今金融业也开始展起来。

    众多后世的知名企业如西门子、宝马、曼、阿迪达斯,金融保险业如安联保险、慕尼黑再保险、裕宝银行,科研机构如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等总部均设在巴伐利亚州。

    而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宝马公司,也就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有美国资金的帮助,现在恢复发展的非常顺利。

    汽车联盟公司也非常羡慕,但现在只能做做代工厂和零部件生意,还有摩托车生产。

    现在的汽车联盟仍然没能发展走上正轨,54年是汽车联盟公司盈利的第一年,大约利润有40万德国马克,比起慕尼黑的宝马公司差距巨大,而且也远远比不上下萨克森州狼堡的大众公司、邻州斯图加特的奔驰公司,这三个汽车厂商的年利润,现在基本都是奔着上千万马克的规模,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54年8月9日,巴伐利亚金属加工业爆发了一次大罢工。

    这是年轻的联邦德国发生的最早的大规模工业纠纷之一,金属加工业的公司将其称为“战后最重大的事件”。

    那时的新汽车联盟公司已经有员工5000人,作为英戈尔斯塔特市最大的厂商之一,同样也有许多员工扔掉了生产工具。

    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改善工作和居住条件,罢工一直持续到1954年8月31日。

    通过仲裁,劳资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巴伐利亚大罢工才结束。

    罢工的结果是工人们的工资提高了4%多一点。

    新汽车联盟公司因巴伐利亚大罢工额外支出92万德国马克,这就是汽车联盟资金紧缺的原因之一,汽车联盟需要合作伙伴,或者是有实力的新股东。

    菲利普工业-雷盾汽车公司就是在这之后介入的,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带入了大量的资金。

    菲利普工业1953年就在汉堡市注册了德国菲利普工业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