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就要运过来十几个车皮,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美年达罐头铺在货架上,没有广告的时代不得不说是奇迹。

    圣赫塞的业务员们为了打广告卖更多的罐头,用上了很多圣赫塞传授的一些小技巧,如刷墙,简单有效,张贴海报之类的,甚至找印刷厂印刷宣传册,让圣赫塞的罐头厂销量不断攀升,创造了不大不小的奇迹。

    工厂的销售火爆,生产火爆,圣赫塞开始改革工厂,让工厂更接近后世,既然军队的改革自己说不上话,这自己的工厂还不行嘛。

    日工作时间也从每天9小时改为每天8.5小时,还好提高了工资待遇,并生产定制厂里的工作服,外包给了陈老伯唐人街的大姐裁缝作坊,1000套的订单,让唐人街的华夏老乡们有点晕乎乎的。

    他们也开始扩大产能,找外包,找工人,竟然搞的还不错,华夏老乡的制衣小作坊也变得有模有样。

    如期手工缝制生产出了圣赫塞需要的第一批100套厂服,当这身厂服穿在工人们身上的时候,工厂都沸腾了,罐头厂竟然还发放免费的厂服,这在阿根廷相当不可思议。

    厂服印刷着工厂的logo,质量也不错,制衣工坊们的手艺还不错,让老乡们又从外地招收一些女工进行培训,兴许还能发展成一家服装厂。

    厂服的发放让工厂工人的归属感也提升了很多,圣赫塞也在不断改善厂里工人的环境和待遇,例如提供工作餐,租房子做宿舍,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员工技能培训之类的。

    另一方面,汽水二厂这边也开始进行试产橘子汽水,除了包装不行,好在本地的肖恩玻璃厂非常给力,开始按圣赫塞的需求生产玻璃瓶。

    圣赫塞按着小时候喝汽水的样子,把需求的玻璃瓶子子画了出来,400毫升加大容量,可以让人一次喝个爽,带气儿的肥宅快乐水,口感相当可以。

    给玻璃厂一次下了20万个玻璃瓶的订单,和前边的合作也让原先快倒闭的玻璃厂重新焕发生机,而原先的玻璃罐头的库存几乎已经快给普拉里罐头厂清光了。

    让玻璃瓶厂得到了一笔非常乐观的资金流,这个厂长奥德赛也算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迅速跟普拉里罐头厂达成深度合作绑定,发放了拖欠的工资,经营搞的不错。

    最多的时候一次运过去30万个玻璃罐子。

    这可差点让科尔多瓦肖恩玻璃瓶国营厂厂长把圣赫塞当做上帝供起来,这样的大客户,除了一开始设立的时候有,后边都没有,而玻璃厂的需求又传输到采沙场,铁路运输,让科尔多瓦市的经济小范围的火了一把,算是传导作用。

    普拉里罐头厂的火爆,还间接带动了设备厂生产瓶盖和罐头盖,印刷厂印刷瓶身,带动了一批就业岗位,科尔多瓦多年上涨的的失业率竟然下降了许多,在整个阿根廷经济下滑趋势中相当罕见。

    不得不说一家小小的罐头厂开始了一次小小的蝴蝶效应,也许还会越扇越大也不一定呢。

    万里长征第一步,小小的罐头厂已经开始扬帆起航,能否变成万吨巨轮,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圣赫塞相信,未来的阿根廷崛起之路,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