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城墙之上的战事越发激烈,两端相继有马面墙战棚被敌军夺去,徐怀的神色变得越发冷竣,下令道:“准备火攻,将这波敌军赶下城墙!”

    火攻自古以来便是最为常用的谋略。

    小股虏兵从薄弱的东西两城强行突破,杀入城中纵火,便是火攻。

    小股虏兵纵火点燃以茅草屋为主的街巷建筑,火势快速蔓延,使得涌入大量难民的淮川城越发混乱,街巷之间到处都躲避火海的难民。

    北城与东西二城内线调动通道被火海及混乱的难民堵住,只能各自为战;知县韩奇文等官吏一方面更难集结乡兵寨勇,另一方面集结的乡兵寨勇,也很难及时送上城墙。

    守军当然也有用火攻,将大桶的桐油、火油从垛口朝附城敌军浇泼下去,纵火点燃,一烧就是一片,将云梯也裹入大火之中。

    只是云梯很容易打造,烧毁一批也阻止不了敌军攻城。

    不过在敌军攻上城头后,这种粗犷的火攻就派不上用场。

    大桶桐油、火油倾倒、泼洒出去,在城墙之上四溢流淌,是能暂时遏制敌军的攻势,但也会殃及自身,并且会将城墙上大量的木质障碍物点燃。

    赤扈健锐登城之后,也善借用被引燃的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往守军所守的战棚挑飞过来。

    粗犷的火攻在城头行不通,那就玩细腻的。

    不是将火油大片泼洒倾倒,而分装到瓷罐、瓷瓶之中,需要用时再点燃投掷到敌卒的脚下或阵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