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是偏离驿路,从东侧起伏不平的坡谷间行进,天黑都未必能赶到丁家源寨。

    曹师雄御马绕到前侧,看伊水河中仅有二十多艘中小型战船,战船上除了四五百甲卒外,战棚之上还都放置一架黑黢黢的战弩。

    传统的三弓床弩由于体型巨大,弩臂展开近丈,几乎超过小型战船的宽度,一般小型战船上都不可能部署三弓床弩这类的中大型战械。

    那样会直接妨碍到水军将卒在战船上的进退。

    甚至大中型战船,通常也只会在战棚顶部放

    置一两架床弩。

    然而同等射力的铁脊弩,相比较传统的床弩,尺寸缩减近半。

    不仅赤马舟、走舸等小型战船的顶棚可以固定安装一两架重型战弩,甚至舱室内还可以额外储备多架重型战弩。

    射距在三百步以上的重型铁脊弩重达上百斤,显然是无法作为单兵装备编入军中。

    不过,除了架上轮毂,作为车弩进入战场使用,同时还可以大量部署在战船之上,接战时有两到三名熟练的弩手通过舷窗对外射击,并非什么难事。

    曹师雄看到出现在前方水面的二十多艘中小型战船,顶棚总计放置二十多架战弩,便决意让身边的侍卫下马,举大盾于驿道靠近河滩的一侧结阵。

    他以为这样,即便不得不牺牲一些侍卫,也应该能掩护偃师守军快速通过前方沿河驿路,及时赶到丁家源寨。

    曹师雄不仅严重错估了战船所置重型战弩的数量,还是严重错估了战棚顶部固定安装的那些重型战弩的射击能力。

    顶部固定安装的重型战弩,并非单弩,而是三架重型战弩并联安装在一个固定的弩架上,一次发射后,需要五六人同时操作齿轮绞盘重新进行开弦。

    除了顶部并联战弩能一次发射三箭外,每艘战船的舱室内还有三到五架重型战弩。

    也就意味着二十多艘战船,在河面上一次排开,一次可以齐射一百五十余支有效射距超过三百步的重弩箭。

    虽说重型战弩

    的射击速度依旧缓慢,但整体的数量以及射击密集程度,却高达曹师雄所预估的七八倍。

    看到一次齐射,跟随自己多年的侍卫,就有十一人永远倒在血泊之中,伤者更是高达二三十人,曹师雄能感觉得自己的心尖尖都在发颤,眼前一阵阵发黑,几乎要从马背上栽下来。

    孟俭等将吏随军而行,看到这一幕,几乎绝望得都要闭上眼睛。

    从这里赶到丁家源寨,有七八里驿路贴着河岸,几乎都暴露在南兵战船的攻击范围之内,一次齐射就要死伤三四十人,三千偃师守军想要通过这段驿路,要死多少人才能闯过去?

    南朝司空府的这些小型战船,所装备的战弩如此之强、数量如此之多,他们哪怕能从偃师、巩义、孟津等地集结二三百艘巡哨船过来,真能进行有效的牵制,而不是被南兵战船趁势击垮掉?

    更不要说南兵还有六艘铁甲艨艟进入伊水河了。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投送到岐风寨北侧的南兵,倘若也大量装备这种战弩,真是他们集结精锐兵马南北夹攻所能击溃、歼灭的吗?

    很快西岸传来新的信报,进一步坐实孟俭他们近乎绝望的猜测。

    那就是南兵第二批投送到岐风寨北侧的人马很少,仅有六七百甲卒,但跟随第二批甲卒登岸的,还有近两百架车弩。

    此时曹成已经从伊阙城赶到岐风寨,正组织兵马出岐风寨进攻北侧的峡口

    ,但面临南兵架设在坡上的数十架车弩封锁狙击,伤亡很大,短时间看不到有从岐风寨往北撕开封锁、成功突围的可能。

    听到这样的消息,孟俭等人感觉到自己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