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钱方面的问题,都由你来负责。”

    拍板之后,李勇感慨不已。

    这专业领域的人才果然厉害。

    说干就干,虎头山根据地就这样通过耕牛的购买这一手段,开始了金融上对莱阳周边日军敌占区的侵袭。

    先是莱阳周边的不少的县城开始传了消息,说是有外省的贩牛大户要大量收购更牛,而且愿意拿出一点儿三倍的市价收购。

    结果没过几天,消息又传了过来,那位贩牛大户说了,一次性运输过来的耕牛的数量,如果超过十头,愿意拿出1.5倍价格收购,如果超过20头,可以一次性拿出市价两倍的价格收购。

    到了后面,越来越劲爆了,那位贩牛大户甚至表示,若是一次贩卖的耕牛超过50头,愿意拿出高出市价三倍的价格收购。

    这意味着什么呢?哪怕你家没养牛,只需要在敌占区去购买一批耕牛,转手送到这位大户手上,转眼的工夫就能赚上几十头耕牛的钱。

    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百姓这边暂时还是小打小闹,有些家里需要卖耕牛的,就把牛牵出去,按照那位贩牛的大户提出的要求,做了耕牛的交接,还有钱币的交接。

    后来又有百姓聪明,为了提高耕牛卖出去的价格,十个八个百姓凑在一块儿,一次性凑够耕牛,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至于家里真需要耕牛的,回头再买一头是就是了,手里还净赚不少钱。

    接着,独立团敌工部那边也暗中下了手段,消息也在伪军群中传开。

    暗中投诚了敌工部的一位伪军排长,更是做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先是从乡下百姓手中一次性收购了20头耕牛,然后转卖给那位贩牛大户。

    于是,就不到三天的工夫,这伪军排长手头儿凭空多了20头耕牛的钱。

    阔起来的伪军排长甚至请全排的伪军士兵下了饭馆,点了当天最贵的菜。

    饭桌上,伪军排长后来似乎是喝大了,道,“我这是空手套白狼,白得了20头耕牛的钱,嘿嘿,我从百姓手上收购耕牛的时候,因为手头的钱不够,打了白条,暂时欠着,后面我从那贩牛大户手上得了钱,又把耕牛的钱还给他们,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甚至连成本都不需要,傻子才不去做呢!我等着这次的生意做成之后,再去干他一票。”

    结果第二天,那伪军排长不认账了,找到排里的伪军们表示,昨天就是酒后乱说,可千万别当真。

    可他说的这话,鬼才相信呢!

    伪军们心里和明镜儿似的,这家伙要不是喝大了,才不会把这赚钱的买卖说出来,闷声发大财的道理谁不懂?

    就这么着,一传十,十传百,伪军队伍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这耕牛的生意。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虎头山根据地耕牛的数量,硬是从最初的六头耕牛,增加到眼下的六百多头。

    接着,李勇开始落实百姓们落户虎头山之后各项优惠政策,一个是负税减半,另一个五人一组,人头只要够了就配耕牛,农耕满一年的,这头耕牛就算是免费送出去了。

    这也是萧雅所说的,大量购买耕牛之后,敌占区物价飞增,或许会有很多底层的农民活不下去,有了这项政策,他们倒是可以来根椐地生活。

    很快,虎头山根据地周围,日军敌占区外围的一些百姓们听说了消息,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远的不说,就配送耕牛这一条,就足以把他们吸引过来。

    再加上八路军名声本来就不错,有八路军作为靠山,根据地周围或许比敌占区过得还要稳固。

    另外听说在八路军根据地周围种地,税收减半,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