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指挥。

    但或多或少也严重影响到了清军守兵的士气,而且因为明军炮击猛烈,阵地不可固守,他们一路后撤。

    就在这撤退途中,天佑军甲喇章京何成功还负了伤,这就使得作为守军主体的天佑军将士们更加士气低落。

    眼瞅着就要退无可退之际,怀顺王耿仲明率着数百天佑军精锐,及时赶到。

    耿仲明到了之后,立刻先接管指挥督战的大权,他毕竟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尤其是在天佑军中的威望又高。

    有他在此主持,军心士气立时便有所恢复,很快就依托石墙工事,组织起了新的一轮防守。

    不过,明眼人都已看出,西石门山道失守已成必然,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耿仲明对此也是心中清楚明白。

    他其实也并没有想要固守待援,只是想要多守一刻,便是一刻!

    …………

    石门山南麓和西石门激战的同时,唐通的密云军也在东石门河谷道上与鞑贼激烈厮杀。

    这是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左侧是小凌河,右侧就是石门山。

    虽然在某些地方也偶有丘陵起伏,官道蜿蜒曲折,但从大体上而言,多处都是平缓松软的河谷沙地。

    有些地方的地形也算宽阔,山与河之间,离得颇远,适合战车大队的行进,可在有些地方又是狭窄曲折,战车与大队人马不易通行,且沙土松软,沉重的战车很容易深陷其间。

    而且这一路守御的清军,很明显也更为好战,他们甚至从石墙防线后冲杀出来,对攻打的明军进行反杀。

    一度将密云军马逼退近一里有余,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密云军杀退,丢下数十具尸首后,又退回到石强后防守。

    当然,如此作为虽然彰显了他们的英勇无畏,但也因此而激怒了唐通,彻底勾起他心中怒火,为此不惜拿出家底来激励将士。

    在真金白银和云州卷烟的刺激之下,密云镇的官兵们也能变成吃人的猛兽,他们个个领了赏银,发了疯似的往清军阵前冲去。

    不过,唐通确实心机极深,同样都是领了赏银的敢死队员,他却只激励那些别营来的将士驱前,而以正兵营将士在后。

    当然作为自己家底一般存在的家丁亲兵们,几乎都卫护在他的身前左右,不曾远离。

    这些家丁可都是他的宝贝疙瘩,自己这么多年下来,才只养得这千多人的亲兵,如何舍得随意拿去涉险。

    在他看来,银子嘛,用了还可以设法再行捞取,可这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家丁亲卫,损失了一个,也就少了一个,再行培养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补上。

    而那些别营的敢死勇士则不同,他们今时领了赏银,那也要有命去花,若是他们战死,这赏银还不是又回到自己腰包,若有幸未曾战死,也可为自己传出一个不吝封赏的好名声。

    因此,他将别营敢死勇士派在前面,正兵营居后,即可监督他们,使之不敢退却,又可减少自己正兵营的伤亡。

    当然,即使如此,在正兵营中也还有一些不怕死的勇士,越众前出,想要捞取那先登的赏银,就算他的家丁之中,也大有这样的人物,他也不好拦阻。

    他们就这样一路猛冲狠打,再加上神机营的炮手们也各自得了赏银,这炮也打得越发卖力,不但比平日里精准了许多,就连打射的速度也快于平时。

    在神机营火炮的助力之下,密云镇敢死勇士们摧城拔寨,一路向北冲杀而去。

    然而,在沿途却并未遇到多少的鞑子兵马。

    密云军将士们越打士气越高昂,人马也是越聚越多,往往都是集中优势兵力,狠冲少量的清兵防守的石墙。

    简单来说,就是以多打少,无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