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会赚下多少资财,到时得胜还朝,又可一样的受封领赏。

    张诚微微一笑,对于众人的夸赞并不以为意,毕竟自打出镇宣北以来,他每每表现出众,如鹤立鸡群一般,早已习惯了身边众人对他的吹捧和赞扬。

    他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小钱,待此间战事结束,我等于京师和山西大展拳脚之时,那时方是‘财源滚滚’啊!”

    几人闻言皆是一阵放浪大笑。

    张诚又道:“此间鱼干生意,只是战时军兵众多,又兼有粮谷运输不易,肉食荤腥稀缺,才会如此火爆,然也只是一时的买卖,不得长久。

    我宣北工坊制造的烟卷最为畅销,将来在京师、大同、山西各处建立工坊,银子不比此间鱼干生意来的舒畅?

    更何况,我宣北工坊还可烧制玻璃,还有细盐等诸物,再有我宣北铳炮子药亦是精良,如今我麾下将士大多都已装备,将来亦可卖与诸位总兵大帅们。

    银子嘛,只要大家精诚协作,我可以保证一直都有得赚!”

    钱,即使是傻子,都不会嫌它多。

    正所谓,有钱不赚王八蛋!

    张诚就是如此,他将吴三桂、张若麒、王朴、陈九皋绑在了自己的经济战车之上,只要有钱赚,他们就不会下车。

    而张诚,却是这架经济大车的驾驶员,时日一久,他们也必将成为依附于张诚的傀儡,成为张诚在外间的打手罢了。

    此刻,每一个人的眼中所看到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他们沉浸在张诚画下的大饼中,已经无法自拔,恨不得现在就回去准备开设工坊的诸般事宜。

    王朴就急切的说道:“张诚兄弟,我已派亲信之人回大同预备,待此间战事结束,大同那边即可开建工坊,就是山西,哥哥我也给本家兄弟去了书信,叫他们先预备着。”

    他打仗确实是不行,但做买卖的头脑可不一般,早早就要占下大同与山西的经济地盘。

    按照张诚的设想,他作为投资方,将掌控核心技术,而吴三桂、王朴等人作为合作方,只出建设工坊的地方,而不参与到生产过程管理,他们只负责各自地盘上的销售事宜。

    比如吴三桂就相当于辽东地方的总代理,只负责销售产品,享受的是销售利润的分成,而生产利润仍然是完全归张诚所有。

    正是因为如此,王朴才急急想要将山西地方的合作也拿在自己的手里。

    张诚此时却不接他的话,他又说起辽东的这场战事:“观奴兵动静,虽攻打锦城甚急,然却并非真心攻取,否则锦城又怎能屹立至今。

    显然是以此为计,想要诱我大军出击,想来其在锦城西、南两面必定有重兵设伏,今我大军稳如泰山,不动如松,反倒是鞑贼该着急啦。

    其暗暗聚兵于锦西女儿河畔,我料定其所图必在我杏山、高桥粮道之上。

    断我粮道,以促我大军自乱阵脚,其计之毒辣,意在灭我王师全军。

    我等切切不可大意,以致大好局面丧尽,辽事全盘亏输,影响了我等赚取银钱的大计!”

    “驴球子。任他天王老子,敢耽误咱们赚银子,老子叫炮营轰他娘!”

    陈九皋一听张诚言说会影响赚钱大计,登时就要急眼。

    总监军张若麒一脸郑重地说道:“我师当稳中求进,确保辽东军事仍可维持,方为上策。”

    他眺望着远方,又道:“盼望忠枕将军,王将军,陈将军能阵前奋勇,与诸位总兵同心协力,杀奴立功。

    到时本监军定一力陈情,为三位将军在陛下跟前表功。”

    张诚微笑不语,王朴与陈九皋二人却是拍着胸脯大声保证,定会杀奴建功,为赚钱大计奋勇出力。

    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