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王师打胜了是大好事。”

    范永斗止住了众人的议论纷纷,接着又道:“我等都是大明天.朝的子民,如今王师在辽东大胜清国,固然应该心中欢喜。

    只不过,北路的那个杀神,竟成了我宣府总兵,更获封永宁伯,这位镇朔大将军自然更是威风。

    然今天在座的各位,怕是要大难临头啦!”

    范永斗说这些话时,虽面带笑容,可他那双水泡眼中透出的却是满满杀意。

    一个貌在四十岁上下的掌柜,抓起自己的貂皮帽,在手里不住揉捏,他表情狰狞地恶狠狠说道:“他姓张的不给我们活路。照我看,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他说到这里时,竟抬起右手在貂皮帽子上做了一个挥斩的动作,又道:“作了他,一了百了。大家以为如何?”

    “靳良玉,你自己个儿想作死,可别把俺们给扯上。”

    一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中年人,看都不看那靳良玉一眼,却对众人继续说道:“那张诚从一个小小千总,只用了三数年光景,便已爬到一镇总兵,绝非庸碌之辈。

    观其近年所为,杀伐果决,且其麾下亦不乏虎狼之士,尔若行刺失败,岂非引火烧身。

    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倒给了张诚攻伐我等的借口!”

    “哼。”

    靳良玉虽觉他所言很有些道理,可面子上却是过不去,只见他愤愤地说道:“借口?这个时候才知道怕,不嫌晚了吗?”

    他接着又阴恻恻地对众人恨声说道:“尔等可不要忘了,自打咱们决定做假军票时起,就已与张诚这杀才势不两立啦!”

    靳良玉说完这话,目光恶狠狠地盯着刚才出言的儒雅中年人,道:“田掌柜现在如此讲话,可是想要独善其身不成?”

    田掌柜正待还言,却听范永斗开口说道:“生兰我是了解的,我等制军票的模子,还是他为我等贡献,此刻又怎会弃我等众家兄弟于不顾,想要独善其身呢。”

    他说完这番话后,便笑吟吟地看着下首众人,厅内一时间又沉默下来。

    半响后,右下侧又一商人说道:“若依范老之见,我等现在该如何是好?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在这里坐以待毙吧!”

    这时,另一个坐在左侧的商人,突然说道:“嘉宾兄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北路这几年在张诚治下,各商家虽交些商税,然生意可是越来越红火,我瞧他们可活得很滋润嘞。

    我说,咱未必不能与之合作,大家一块发财,岂不是更妙!”

    他的话才一出口,便在厅中引发一阵小骚乱,众人议论纷纷,争执不下。

    范永斗自去年感染风寒之症后,便已渐萌退意,家族生意也多由其子范三拔掌理,而他则多居于幕后,掌控大局。

    不言范永斗年长于众人,他范家更是最早进入张家口的老商户,既是单以财货论之,在这一众商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更况他还交游广阔,在大明上至朝中的阁老、六部尚书侍郎等京官,下到地方督抚兵宪粮道察院各官,还有那些总兵和副参游等武将,都大有其支持者与追随者。

    而在大清国内范永斗也是大受欢迎,上至皇帝黄台吉,下至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亲王旗主,再到满蒙各旗固山额真都对其颇为赏识。

    如此在明清两边皆左右逢源之人,更因在张家口的边贸生意风生水起,还担任着张家口当地商行会首多年,自是威望素著。

    莫说张家口一处边堡,就连镇城、大同、山西等地的大商家,对范永斗其人也不敢忽视,毕竟他们许多货物都需要借助范家在口外的渠道。

    这也是他隐隐居于山西晋商之首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