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慢慢的冷静下来之后,郑启恒看明白了所有:根本就没有什么输给了周文寻,而周文寻之前的所有反应都是真实的,包括刚才肖怀远所说的看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有,但并不是全部。被肖怀远误导了,可是他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郑启恒仔细回忆了一下过程:首先在车上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无形当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同时在这个时候,自己也放松了心情,在一边与肖怀远谈话,一边又想着对策,说不定那个时候肖怀远早就想好了如何应对。或许是更早一些的时候,对,当肖怀远决定与自己换个地方交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而他之所以能够达到目的,就是基于一点,那就是自己的好胜之心。

    这是一个心理的陷阱,能独自一人去找肖怀远,这就说明在内心上是非常自信的,而自信的人当然会觉得自己赢下的把握很大,既然会稳赢,自然就会激起那颗好胜的心,这是一个连贯的心理过程,只要打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这种心理就会受阻并且削弱,而自己执着的认为可以拿下肖怀远这样看上去并无多少智谋的人,而肖怀远那极具迷惑色彩的外表下,其实却隐藏着高深的智慧。

    而自己是不会去打破这一心理过程的,一个自信的人也不会突然做出否定自己的想法。肖怀远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之后在坐下来交谈的过程中,他就开门见山的抛出了周文寻的话题,简单而又直接,把周文寻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那也就意味着自己被周文寻给迷惑了,一旦有了这一想法,首先就会极力的去否定,并且大脑会不由自主的回忆那些过往的画面,因为一定要找出其中的破绽来证明对方的说法是错误的!

    就在这寻找并且信心有所动摇的时候,肖怀远再次说明不仅是周文寻,而且他也看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能证明在读心术方面更胜一筹,这时自己的信心就全部被动摇了,毕竟现在肖怀远能做到的事,那在之前的学校里,周文寻同样能做到,这就是误导,不,确切的来说,这是诱导!

    我既然能看出肖怀远的心中所想,那肖怀远自然也能看出我的心中所想,这是读心与反读心的较量!但肖怀远合理的运用了这一点,把看出的某个部分扩大为全部,并且巧妙的运用一个新的概念将其伪装后,和盘托出!既然肖怀远看出了所有,那么自己再挣扎也就失去了意义,可是那颗好胜的心不会就这样认输,于是在激烈的思想斗争间,肖怀远提出了问题,这时思绪被占据着,同时就无法做出多余的思考,那么答案就会是潜意识的。

    这潜意识的答案,就是真相!毕竟这时的谎言是很难进入到潜意识里的。肖怀远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的一定是真相,所以他在得到有用的信息,并且拆穿自己后,立刻结束了这一切。

    肖怀远的言下之意就是:这失败的滋味你就慢慢的去品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