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如果他无情无义,刻薄寡恩,咱们的确可以这么做,”杨开说道,“奈何他虽然心性多疑,对我们还是不错的,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他也并未限制掣肘,反倒是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权力,咱们不能因为他紧张自己的皇位,便一黑遮十白,全盘否定他的睿智和英明。”

    听得杨开言语,大头无奈叹气,“你说他挺聪明一个人,怎么就听那些文官乱嚼舌根呢,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你知道汉朝吗?”杨开问道。

    “汉朝咋啦?”大头随口反问。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杨开说道,“西汉定都长安,两百年后迁都洛阳,史称东汉,西汉和东汉各持续了两百年。大唐走下坡路也是在定都长安两百年后,有了汉朝的前车之鉴,皇上才会怀疑大唐国运的衰败是因为长安龙气已竭,故此才会仿照汉朝,迁都洛阳。”

    “那照你这么说,他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迁都?”大头皱眉。

    “我感觉他是铁了心的。”杨开点头。

    见大头愁眉苦脸,长生出言说道,“也没必要太过忧虑,迁都不是小事,就算要迁,也需营建宫廷,短时间内迁不了。”

    “嗯,王爷,您接着说。”大头点头。

    长生喝了口水,转而继续说道,“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有些事情也没有必要前瞻太远,毕竟存在太多的变数,我认为眼下咱们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确保西域粮队的安全,包括龙颢天答应咱们的米粮,也得加紧催讨,毕竟不管是打仗还是赈灾,咱们都离不开粮草。二是抓紧时间提升实力,咱们虽然抢到了灵符,但咱们的修为太低,万一有朝一日与其他灵符的主人打起来,咱们得确保稳操胜券。”

    “粮食可以攒,但灵气修为一时半会儿也升不了啊。”大头说道。

    “能,”长生自怀中取出了那本得自东海的《大荒异闻录》,“这里面记载了全天下所有的珍禽异兽和稀奇灵物,由于成书于千年之前,有些可能眼下已经不在了,但有些很可能还在,咱们可以按图索骥,逐一探寻,但凡对我们有所裨益的天材地宝一律取走。”

    “咦,这个好。”大头接过长生手里的皮卷铺展看阅,却发现上面全是蝇头大小的篆字,由于篆字和当下的楷书多有差别,他看起来有些吃力,便随手递给了杨开。

    杨开低头看阅,“但凡天材地宝,必有凶禽猛兽守护…...”

    不等杨开说完,大头便打断了他的话,“这个倒不怕,咱现在又死不了。不过那些有灵符的人也死不了,咱得早点儿去啊,可别让他们抢了先。”

    “杞人忧天,他们又没有这本先秦古卷。”杨开随口说道。

    “嘿嘿,找好东西这事儿我喜欢干。”大头笑道。

    “我也喜欢。”释玄明亦笑。

    “你都四大皆空了,喜欢个屁呀。”大头揶揄。

    “你赌输了,说要给我当马骑…...”

    不等释玄明说完,大头便岔开了话题,“哎,你说到时候咱们天南地北的到处跑,他们会不会纳闷儿咱们在捣鼓啥?哈哈。”

    大头言罢,众人莞尔,唯有长生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见长生神色有异,大头疑惑问道,“王爷,咋啦?”

    “李焕宸改道向北了。”长生沉声说道。

    “李焕宸是谁?哦,那个蒙面的老娘们儿啊。”大头说道。

    “她的年纪并不大。”长生摇头。

    “让她改去呗,她肯定得绕着咱们走。”大头说道。

    长生皱眉摇头,“我怀疑她不是想绕路这么简单,在其正北八百里外有一枚银符,应该是那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巴巴达姆。”

    大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