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了,人逢喜事精神爽,长生心情愉悦,便不急于回返船舱,自甲板上缓步行走,一遍一遍的兜着圈子。

    除了一些押运粮草的官兵,那些官员的家眷也大多带有护院武师,若是旁人自甲板上往复踱步,定然会引起他们的疑心,但长生是个光头,众人只当他是个和尚,而和尚绕圈念经是很正常的事情。

    直到二更时分长生方才回到住处,桌子上除了一盏酒盅大小的油灯,还放着一碗饭,下面是粟米饭,上面盖着茭白和莴苣。

    饭菜可能早就送来了,此时已经有些凉了,但长生却吃的粒米不剩,这种饭食对他来说算是非常精细了,虽然这一路上多有劫难,但终于有惊无险的坐上了去往赣州的官船,按照李中庸等人的推算,半个月后就能赶到赣州。

    可能是担心搭船之人不小心打翻油灯引起火灾,房间里的油灯都很小,刚刚吃过饭,油灯里的灯油就燃尽了,灯火熄灭,长生躺卧在床,浑身轻松,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等待了,只要一切顺利,半个月后就能赶到赣州。

    虽然眼下正值丰水期,江水滔滔,波浪滚滚,但长生乘坐的这艘官船坚固庞大,又装载了大量军粮,沿江而下,甚是平稳。

    这一夜长生睡的无比安生,次日清晨,长生被人叫醒了,叫醒他的人是那个名为把祖文的押粮官,他是被刺史特殊关照过的客人,把祖文对他甚是礼遇,只道前方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白帝城,百年前诗仙李白的诗篇描绘的就是这里。

    待长生穿好衣服来到甲板,甲板上已经站满了人,白帝城位于大江北岸,大江两侧皆是悬崖峭壁,自江中的舟船上观望白帝城需要仰头远眺。

    把祖文可能经常自江上往返,熟知两岸逸闻典故,便冲长生讲说白帝城的来历,但长生并没有举目远眺,而是左顾右盼,自人群中寻找昨夜说话的那两个女子。

    船上多为官员家眷,穿的都是绫罗绸缎,长生好不容易自人群中找到了那两个女子,也看清了二人的长相,陈立秋英俊潇洒,眼光自然不会差,那大小姐长的明眸皓齿,花容月貌,船上也不乏美貌女子,但是与她一比,无不黯然失色。

    就在长生盯着那女子仔细打量之际,其身旁的小丫鬟发现长生在盯着自家小姐看,怪他无礼直视,便冲其投来嫌弃白眼儿。

    长生见状急忙移开了视线,恰好发现有什么东西正自江中浮起,起初他还以为是块木头,但随着那东西的个头儿越来越大,他方才发现自水中浮起的竟然是一只灰绿色的大王八,寻常王八不过饭碗大小,而江中的那个王八足有三间房屋那么大,漂浮在水上彷如一座小岛。

    “把将军,你看。”长生兴奋指点。

    长生一喊,不止把祖文将视线自远处收回,周围的其他人也将视线投向江中,看到江中出现了骇人巨鳖,众人骇然震惊,惊呼一片。

    长生本想问把祖文之前可曾见过这么大的王八,但是见他亦如众人一般骇然瞠目,便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那巨鳖并不怕人,即便船上众人惊呼喊叫,它仍然浮出了水面,与巨大的背甲一同露出水面的还有那大若磨盘,森然狰狞的鳖头,与寻常王八的尖嘴不同,这只巨鳖的鳖头既大且宽,竟有几分像牛头。

    鳖头出水,转望官船,随即缓慢的游向官船。

    此处的江面南北宽约七十余丈,巨鳖自北侧出水,离行在江中的舟船不过二十几丈,眼见巨鳖竟然向官船游了过来,船上的众人害怕惊慌,纷纷惊叫着跑向南侧船舷。

    船老大常年在江上讨生活,比那些搭船之人多有见识,此前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急忙高喊下令,“快去后舱抓公鸡上来,还有黄纸香烛,快去取来。”

    巨鳖身形庞大,虽然游动缓慢,片刻之间已然靠近官船,但它并没有冲撞官船,而是与官船保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