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过亲近。

    周公公立刻心领神会,抬高声调出言说道,“王爷,皇上一直在等您。”

    “皇上精神如何?”长生随口问道。

    “不好,”周公公摇头说道,“多数时候都在发愣,不时失神惊厥,满头大汗。”

    长生点了点头,皇上被囚禁了一个多月,每日朝不保夕,饱受折磨,别说平日里一直养尊处优的皇上,就是江湖武人遭此磨难也势必胆颤心寒,惊惧后怕。

    大头个子矮,周公公走在他身旁时搭在手肘的拂尘扫到了他的头脸,大头经常给长生打扫房间,见过他包袱里的拂尘,眼见周公公的拂尘与长生的拂尘不太一样,便扯着尘尾好奇打量。

    太监所用的拂尘尘尾较短,更像民间的鸡毛掸子,属于皇家礼器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是所有太监都拿拂尘,只有陪王伴驾的太监总管才有资格持拿。

    到得后殿台阶下,柳天林也迎了过来,与周公公一样,他也是过来道谢的,皇上被调包整整一个月,他这个羽林军统领愣是没看出来,亏得长生先前派他去解救皇上,给了他雪中送炭的机会,如若不然,皇上事后势必追责怪罪。

    柳天林对长生的态度异常谦恭,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虽然柳天林没有明说,长生却知道他希望自己别提此前他们自宫门外阻拦张善一事,张善千里救驾,却被他们挡在门外,此事若是被皇上知晓,他们几个谁也不得好过。

    柳天林不明说,长生也就不主动表态,实则他对柳天林是有些成见的,因为当日还在长安的时候,周公公前去宣旨封王,私下曾经跟他说过皇上将一份奏折扔到了柳天林脸上,据周公公所说,皇上当日说的是‘再不可妄言自夸,他若有心谋反,你们拦得住吗?’由此可见柳天林曾经怀疑过他有不臣之心。

    长生与柳天林说话之时,周公公上前开门,轻声通报,“皇上,英勇亲王来了。”

    “快请。”殿内传来了皇上的声音。

    听得皇上说话,长生便冲柳天林点了点头,转而随着周公公进入后殿。

    殿内灯火通明,皇上并未躺下,而是裹着被子坐在床上,两个小太监站在内室门口,大气也不敢喘,由于过度紧张,皆是满头大汗。

    皇上的眼神一直是迷离的,见到长生之后方才有了些许神采,不等长生走近便下旨赐座。

    看得出来皇上有很多话想对长生说,但是待长生坐到自己的对面,他却欲言又止,多有踌躇。

    长生能够猜到皇上心中所想,皇上大难不死,心有余悸,迫切的想要与人倾诉,寻求慰藉,但身为皇上,乃天下共主,九五之尊,在臣子面前显露脆弱会大失威严。

    知道皇上的顾虑,长生便主动开口,“微臣护驾来迟,让皇上受惊了,好在皇上乃真命天子,自有吉星庇佑,有惊无险,遇难成祥。”

    长生言罢,皇上不知如何接话,只是急切的吩咐周公公给长生奉茶。

    长生又道,“张真人乃玄门高人,精通阴阳易术,先前微臣曾与张真人说起过此番乌云蔽日之事,据张真人所说皇上乃千古明君,天赐圣主,但命中注定有此一劫,正所谓不入九幽阴曹,难登天宫云霄,而今皇上劫难已过,往后必当否极泰来,中兴盛世。”

    听得长生言语,皇上眼中有了一丝神采,“张真人真有此语?”

    长生旨在宽慰鼓励,所说并不属实,实则张善说的是尽人事,听天命,但此时皇上锐气受挫,信心全无,必须令其振奋精神,重燃斗志。

    “当真,”长生点头说道,“张真人乃神仙人物,单是夜观天象就知道皇上有难,不似微臣愚笨,是经地支神女提醒,方才知道皇上蒙尘遇险。”

    长生这番话自然也不是真话,事实上张善这次是回来追讨军需米粮的,而自己则是为了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