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浪费一晚,便再度说道,“小道长,实不相瞒,我乃龙虎山的道人,而今身在朝堂,便不曾穿戴道袍,贵观掌教扶风真人与我们龙虎山的张真人乃是至交好友,而我此番前来,亦是受了龙虎山住持的指引,前来拜山求教,还请小道长通报一声,我们不会滞留太久,至多半个时辰便会离去。”

    长生言罢,小道童面露难色,“既是同道中人,我理应前去通报,奈何掌教白日里交代过了,今晚不见客,这可如何是好?”

    见小道童如此神情,长生开始怀疑扶风真人是不是料到二人要来,因为某种原因而故意避而不见。

    就在此时,道观西侧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身穿蓑衣的老者,手里拎着一根草绳,草绳上穿着两尾鲤鱼。

    见到此人的瞬间,长生陡然皱眉,他并不是认识这个身穿蓑衣的老者,但此人给他的感觉很是怪异,随着此人逐渐走近,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越发强烈。

    心中存疑,便暗捏指诀,默念真言,开启阴阳天眼。

    待得天眼开启,果然发现了端倪,这蓑衣老者竟是异类化人,其本体乃是一只黄毛儿猴子。

    长生知道有了道行的异类可以幻化人形,此前自驿站遇到的耗子精就属此类,而当年被困义庄时老天师也曾经看到围困自己的人中有异类暗藏,但那时他不会道术,看不出什么端倪。

    那蓑衣老者悠闲走近,小道童见它来到,急忙迎了出来,“黄二爷,您来啦,快些走,我家真人已经等您多时了。”

    蓑衣老者笑眯眯的应了一声,眼见二人站在门口挡住了蓑衣老者,小道童急忙摆手逐客,“掌教今晚不见客,你们快走吧。”

    长生此番前来乃是为了向扶风真人请教逆鳞一事,按理说不应该横生枝节,但是自己刚才已经搬出了老天师,但小道童却并不买账,而对于一个成精的异类却甚是热情,这令他怒气暗生,多有不满。

    但自己终究是拜山的客人,也不便失礼发火。

    一旁的大头察觉到长生神情有异,急切抬头,察言观色。

    见大头在盯着自己,长生便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蓑衣老者手里拎着的鲤鱼,他不便发难,这个坏人只能由大头来做。

    大头心领神会,立刻伸手阻拦,厉声喝问,“大胆刁民,竟敢公然违反大唐律法,你可知罪?!”

    大头翻脸突然,将小道童和那蓑衣老者吓出了一个激灵,但二人很快恢复了冷静,小道童面露不悦,而蓑衣老者则笑着打量大头。

    “好了,别较真了,走吧。”长生佯装好人。

    “大人,您乃御史大夫,主政御史台,监察天下刑律,”大头手指鲤鱼义正词严,“应该知道按照我大唐律法,捕食鲤鱼罪大欺君,理当重杖六十,此人不但捕捉鲤鱼,还捉了两条,理当问罪严惩。”

    似这种既机灵又肯背黑锅的下属,哪个领导会不喜欢,听得大头言语,小道童和那蓑衣老者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长生如此年轻却是监察刑律的御史大夫。

    大头说完,放下提拎的各种礼物,转而自腰间取出了自己的御史官印,示于蓑衣老者,“我乃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你马上随我前往县衙领罪受罚。”

    “不知者无罪,”长生继续唱红脸儿,“此人乃天仙观的客人,我们岂能自天仙观门前抓人,况且这位老者颇有来历,也不归我们官府管。”

    听得长生言语,蓑衣老者面色大变,长生这么说,很明显已经发现他不是人。

    大头不管那些,上前就要拿人,长生见状急忙伸手阻止,实则他根本不需要催动灵气,却故意使上了少许灵气,以此显露自己的深蓝气色。

    见到长生气色,那蓑衣老者多有忌惮,面对大头的拉扯便不曾出手反击,只是尴尬闪躲。

    小道童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